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生活环境 >> 我的灵魂,像彗星静静滑行纪念特朗斯特罗姆
Stigbergsvgen大街30号在斯德歌尔摩的一处高地上,底层门厅里有一块铜牌,铭刻着:4FTranstrǒmer。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夫妇住在四楼。年秋天,李笠带我去那里做客的时候,特朗斯特罗姆右半身瘫痪已近二十年。诗人沉默着,他的说话机能也因瘫痪而丧失。房间里显眼地摆着一架钢琴,诗人待客的方式,是拄着拐杖缓步走过去坐上琴凳,弹奏一支左手练习曲。那是陌生、艰涩的声音,却又清晰,甚至轻柔。晚餐桌畔,诗人同样只能用左手端酒杯,他看向客人的眼光,混合着幽默、好奇和某种仿佛相左的洞悉……
——这段文字写于年特朗斯特罗姆以84岁高龄去世的时候,汇入当时纸媒或网上悼念他的某个专辑。六年过去,今年4月15日,又到了诗人90岁诞辰,想起我还另外写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阅读他的几则笔记,遂翻找出来整理裁剪成篇,以为纪念。这里发布的,是删节后的一部分——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mer,—),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年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他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真相的新径。”
撰文|陈东东
(诗人)
01
对汉语读者的影响静水流深
我第一次读到他是在年夏天——在从上海开往成都的一列绿皮火车途中停靠的某个小站月台上,我买到了一本刚刚出刊的《外国文艺》,里面有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六首。三年后,也是夏天,在北京一个朋友家里,我读到了更多的特朗斯特罗姆。那是一摞译诗手稿,大概有二十多首,译者仍然是李笠。我毫不犹豫地挥汗把它们悉数抄录进一本笔记本。没过几天,我认识了李笠,那时候他正要动身去瑞典。
首先将特朗斯特罗姆引进汉语的是北岛。年夏末,一包特朗斯特罗姆最新诗集《野蛮的广场》()的英译稿被递送到北岛手上,英译者是汉学家马悦然。“这还是我头一回听到托马斯的名字”,北岛回忆说,“回家查字典译了九首,果然厉害。”尔后,年春天,特朗斯特罗姆访问了中国。十六年以后,他第二次来中国,出席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别姆诗全集》在北京大学的首发式。
这十五年间,特朗斯特罗姆的诗艺更成熟了,他写得更为内敛,却又更为闳敞,给人的感觉,如他一首涉及贝多芬的诗作标题:《室内辽阔无垠》。然而一种折磨找上了他,年他突然中风,半身不遂。年出版的诗集《哀伤贡多拉》里的一些诗,正是在他身体情况极为糟糕时艰辛地完成的——《像做孩子》这首诗写到的“麻袋般……裹住你脑袋,胸和膝盖/你在里面不时扭动”,正仿佛他那种说话和书写都困难重重的状况。不过,诗中又说,“就让它蒙住你的脸/并从里往外张望。/海湾的涟漪在悄悄扩散。/葱郁的树叶把大地遮暗。”——他思想的眼光仍具穿透力,他诗歌的视野也未见收窄,尽管他面对的世界愈趋幽昧。
“海湾的涟漪在悄悄扩散”,似也可以用来形容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翻译传扬的情况——那不同于,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尔克斯小说、九十年代布罗茨基诗文来到中国,立即就引起了反响——跟特朗斯特罗姆诗歌静水流深的气质相应,在汉语读者这里,其影响力是缓慢、渐次、潜润浸漫开来的——先是刊于杂志,接着编入诗选,然后是专集,从薄薄一册《绿树与天空》,直到大体完备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后两本书的译者都是李笠。
我第一次见到特朗斯特罗姆是在年,在他诗全集的首发式上。那天场子里不断加座,过道上都坐满了人,大家纷纷上台致敬,朗读他的诗作……显然,经由这么多年译介,人们已意识到那天出现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默不作声地看着听着(虽然听不懂)的这位瑞典诗人的重要性。中国的媒体宣传也开始推波助澜,当天,《北京晚报》的报道标题比较夸张:“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今晚北大登台”。应一家报纸之约,首发式后我也写了一篇对他的报道,《一个北方艺术家》,更多讲的是读他诗歌的印象。我提到特朗斯特罗姆的“平静”“缓慢”,偶尔“俏皮”(在跟他一起喝茶的时候);他“‘经常站着不动’,如他在他的《画廊》一诗里所说,他真的实践了同一首诗里的另外一句:‘我必须经常沉默。自愿地!’——然而也可能他只是老了……”
跨入新世纪,70岁以后,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呈现了一种“式微”——对这个词,我更多想取字面意思,那就是形式缩微——他于年出版的《监狱》,印行的是四十几年前(年)的9首仿俳句;他最后的诗集《巨大的谜》(),则由5首超短诗和45首仿俳句组成。正是以这些细小精简的作品,特朗斯特罗姆去总结他一生的诗歌——“思想默立着/如宫殿院子里的/镶嵌画石板”;“听见雨滴。我/轻声说了个秘密,/为抵达那里”……当“缓慢的飓风/从大海图书馆来。”而“苹果花已经开过。/那巨大的谜。”他说:“我可以休憩。”
特朗斯特罗姆,年
02
写作秘诀是“删减!”
年,80岁的时候,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特朗斯特罗姆——有意思的是,三十六年前,他在写给美国诗人罗伯特·布莱的信里调侃布莱“大概在80岁的时候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可见他对此奖曾经的态度——借着这个机运,十年后,李笠翻译的增补修订得更完整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得以重新在中国出版。年,雅众文化又贡献出一个质良优茂的版本,李笠再次全面校正其译文的《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翻阅这个四百页的精装本,你会觉得,历经三十五年,在中国,特朗斯特罗姆的确已经经典化了。
《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作者:特朗斯特罗姆,译者:李笠,版本: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年9月
57岁的时候,在领取颁给他的年领航员奖的场合,特朗斯特罗姆提到了《老埃达》和《瓦隆之歌》。他说因它们笔法的凝练,他“无意中得到了诗的真谛:言简则意蕴深。”他的诗风正是精粹和精确的,他总是更为精粹和精确。那是一种沉默的激情和“一道直接来自魔术的飞溅的强光”——像他在《一个北方艺术家》这首诗里所写的那样。在这首关于格里格,也关于他自己的诗里,特朗斯特罗姆仅用两个字来安排第四节:“删减!”他的写作秘诀或即在此,这也让人想到米开朗琪罗的雕刻手艺……
03
在生死梦醒之间巡哨
他诗艺的声誉,早在其第一本诗集《17首诗》()出版之际(23岁)就已经建立;仅以排在最前面的第一首诗《序曲》,他就裁剪好了自己那件杰出诗人的制服。我甚至想说,特朗斯特罗姆是那种用第一本诗集的第一首、第一行去预先写好自己一生诗篇的诗人——
醒是梦中往外跳伞
这正是最能让人辨识这个诗人的一行诗,成了他的一个标志。他以后的诗作,常常在梦醒之间巡哨。读者跟随他从梦跃向醒,但那也是从醒又回到梦。像是一个穿梭于各种形态之畛域的旅行者,他自一个瞬间穿越到另一个瞬间,往往经历着异质变幻相互抵突张力十足的撕扯。如第一首《序曲》所写,是在半空,从一个观照的制高点,“他察觉——用云雀的/飞翔姿势——强大的树根/在地下甩动着灯盏”,而这种灵视,处在“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的过程中。“往外跳伞”的“醒”“摆脱”了“梦中”“令人窒息的旋涡”,落向生命大地的踏实,“地上/苍翠——以热带丰姿——站着”……但“沉入夏天”也会“慢慢沉入/夏天刺眼的坑洞,沉入/太阳涡轮下抖颤的/脉管湿绿的棋盘”,越来越接近和清晰于“醒”之真相,于是,“云雀的/飞翔姿势”将“翅膀伸展成/汹涌水面上鱼鹰的栖息”,而“青铜时代小号的/被禁的音调/悬挂在深渊上空”——那么,这下降和“沉入”也是在“穿越死亡旋涡”,也是在向另一个“梦中”“令人窒息的旋涡”“跳伞”——生是一次“醒”,死未必不会是又一次“醒”,两者相互“穿越”,生之“醒”(或梦)的“跳伞”,终将变成朝向死之“醒”(或梦)的“跳伞”。只不过,“死亡”让人更多疑虑和恐惧,当“穿越死亡旋涡”,特朗斯特罗姆发问,“是否有一片巨光从他的头顶上铺展?”像助人从“梦中”跃向“醒”的那顶降落伞。
三十多年后,特朗斯特罗姆依然在处理这样的生死梦醒主题,他第十本诗集《为生者和死者》()里那首题为《牧歌》的连行诗写道:“我继承了一座黑暗的森林,我很少去那里。但一天,死人和活人交换了位子,森林活动起来。”他觉得:“我们并非毫无希望……我继承了一座黑暗森林,但今天我走入另一座:明亮的森林。”“森林”是一个活跃于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意象,会让读者随处碰到(《序曲》里“早晨绿色的地带”,正可以读作一片森林)——它是诗人时不时就身在其中的环境,来到林间空地散步或开车穿过瑞典森林,是其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它又被诗人从生活场域提升至生命场域,精神世界的场域,而它也构成反噬,从压抑迫害人性的“缝隙组成的高楼”(《局部森林》),直到令人“自我窒息”(《林间空地》)。“我继承”的所谓“黑暗的森林”,可想而知,象征的正是那种被压抑迫害、被“自我窒息”的命运,逃避它,“走入另一座:明亮的森林”,照特朗斯特罗姆在这首诗里的说法,大约在于“我持有遗忘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且两袖清风……”
特朗斯特罗姆
04
日常生活的残酷真相
时而,他会为自己,也为人类异想天开,设计一些具体而微的幸免和振奋,来修正生命沉沦过程中这座“我们工作生活/的半死的黑森林”(《有太阳的风景》),哪怕那不过是“牧歌”般的虚诳。诸如“石头飞滚着横穿过屋子/但每一块玻璃都安好无损。”(《活泼的快板》)、“久久地、久久地,直到早晨把光/插入锁孔。黑暗的门打开。”(《主啊,怜悯我们!》)、“有一天、某个东西向窗口走来。/工作中止,我抬头/色彩燃烧。一切转过了身。/大地与我对着一跃。”(《脸对着脸》)……“我持有遗忘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且两袖清风……”正属此列。但是,实际上,他知道——“记忆看着我”——在以此为题的那首诗里他说自己“醒来太早/但回到梦里已为时太晚”,“记忆用目光跟随我”;在另一首题为《七二年十二月晚》的诗里,他写道:“我来了,那个隐形人,也许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为生活在现在。”
在一封信里,特朗斯特罗姆称《七二年十二月晚》是他写的一首“绝望的小诗”。那是他对美军年底以越南河内为目标进行“圣诞轰炸”的直接反应,是对战争,虐杀,对沦为悲惨世界的人间此刻的直接反应。信里,他说:“我曾经以为我对尼克松不存在任何幻想了,但我错了。他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四年了……”;诗里,他说:“……其他一切都是现在,现在,现在。重量定律/白天逼我们工作,夜里逼我们睡觉。战争。”——看来,在现实的森林里,以“牧歌”传唱的“遗忘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并无效用,无从让人“两袖清风”地摆脱,挣脱,解脱……
“圣诞轰炸”这样的残酷真相,是特朗斯特罗姆需要对付的最极端的人之处境,他“继承”的最极端的“黑暗的森林”。不那么极端的常态化处境里,他往往也感触到相应的残酷真相:“重量定律/白天逼我们工作,夜里逼我们睡觉”,要么,他在那首前面提到的《画廊》里讲述的,“西藏日本的面具挂在明亮的墙上。//但此刻不是面具而是面孔”——
它们从遗忘的白墙上挤出身子为了呼吸,为了追问。我醒着,看着它们拼搏消失,重来有的在互借特征,互换面孔在遗忘和记忆做着交易的我内心深处。它们从白墙遗忘涂过的表层挤出身子它们消失,归来。
《画廊》要早于《牧歌》十来年,收录在年出版的诗集《真理的障碍》里,所引的这几节,大概预先回应了《牧歌》,或者说,能够让《牧歌》从一个看似超脱实则虚妄的视点回望《画廊》。那种“死人和活人交换了位子,森林活动起来”的事情,在《画廊》里的“我内心深处”发生,“我醒着,看着它们拼搏”,并不觉得“我们并非毫无希望”,而是遭遇了——如他后面所写——“这里有一种不把自己叫做痛苦的痛苦。”这才是所谓“真实的画廊”——“画廊”有协助遗忘真实的功用,但即使在这样的地方,特朗斯特罗姆也还是体会到了“我持有遗忘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有多么无效——日常生活的残酷真相,会“从遗忘的白墙上挤出身子”,会“从白墙/遗忘涂过的表层挤出身子”!
这种“挤出”,恰是“梦中往外跳伞”;由“面具”还原为“面孔”且“挤出身子”的“呼吸”“追问”,恰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更深刻的主题。可以说,他那种从空中朝地心沉降,而又让一种逆反的力量升腾起来的方式,那种既切入内在又外向打开的方式——运动其间的,是凸显于景观的视觉隐喻,是提炼自现代、后现代经验的,有着金属质地的如同被车床切削加工过的明晰意象——那些临界和穿越的表现,都在从装饰伪造的“面具”自我返回本来本真的“面孔”自我,而又企图从如此自我突围出去。这当然针对着人在现代社会里被强行设定角色,去奋力获得某种身份,将日子过成一番表演,让生活服从种种仪规的“不把自己叫作痛苦的痛苦”的那种(西方化的)困境。
年,特朗斯特罗姆领取诺奖。
05
“记忆看见我”
据说,这首行的《画廊》,特朗斯特罗姆写了整整十年才告完成。这在他量少且慢速的写作生涯里算得上一个极致,一个典型。它处理“事业上,我们一步步僵硬地移动/就像日本能戏/戴着面具,咆哮着歌唱:我,这是我”的问题,处理“许多人想穿墙而入/但绝大多数都被挡在了外面://他们被遗忘的白色喧嚣吞没”的问题,处理“社会在做机械性的自责”的问题,处理“我愤懑扔出的问题/重又呼啸着飞回”的问题,处理“许多脸已经绝望/另一些脸/在经历遗忘的朝圣后丢失了特征”的问题,处理“这是他的生活,这是他的迷宫”的问题……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