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生活环境 >> 暖春蚊虫飞,扰民不吸血学会绝招,拒绝被
春天到,百花香,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
恼人的蚊子也逐渐多了起来,
想必很多人当下的心情belike: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吸血蚊子
一般有三种,
分别是库蚊、按蚊和伊蚊,
人们对它们的侵扰可谓是苦不堪言。
但以摇蚊为代表的某些蚊子
却是躺着也中枪,
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不吸血的。
虽然不吸血,
但乌泱泱的一团
直接把春季美好滤镜拉低好几级!
蚊子虽然灭绝不了,
但预防咱有绝招,
赶紧来学,
拒绝一切骚扰!
什么是摇蚊?
摇蚊俗称“不咬人的蚊子”,其体形像蚊,成虫口器退化,前足不停摆动,所以被称之为“摇蚊”。
摇蚊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幼虫发育期较长,蛹和成虫期较短。
摇蚊幼虫俗称血虫、红虫,呈蠕虫状,身体细长,体长2-30mm,分头、胸、腹3部分。胸部具有3个体节,腹部具有9个体节各体节粗细相近。摇蚊幼虫多数为红色,但也有白色、草绿色、黄绿色、浅褐色等不同体色。
摇蚊幼虫不仅可以作为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优质活体生物饵料,而且还能明显促进水体底泥中氮、磷的释放,对水体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但当水中摇蚊幼虫数目过多时,恰恰说明了水体污染的程度过高,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含量超标,因此摇蚊幼虫是监测水体污染状况的良好指示生物,在国际上用摇蚊评价水域营养水平已有近百年历史,而且至今仍颇受重视。
摇蚊幼虫
摇蚊的卵、幼虫、蛹均依赖水环境生存,摇蚊蛹经羽化后变为成虫可飞离水环境。摇蚊成虫一般有婚飞习性,成虫婚飞时会在空中形成“壮观”蚊柱进行交配随后产卵。
摇蚊会带来哪些困扰?
摇蚊不是卫生害虫,理论上不传播疾病,但摇蚊的大规模羽化,会给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和经济损失。我们常常见到河流、湖泊、城市景观水体的上空飞舞着黑压压的摇蚊,甚至在靠近水域的居民楼中也会出现密密麻麻“不速之客”。大批的摇蚊可能会引起哮喘、鼻炎和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甚至曾有新闻报道,过多的摇蚊被汽车碾压,在路面形成了“湿滑带”而导致汽车坠湖。早在年的北京,年昆明都发生过因摇蚊大量羽化呈烟雾状,造成群众报火警,类似的情况也在国外有记录。
对于摇蚊的防治,
有关专家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1.经过有大量摇蚊的路径时,戴眼镜、口罩或者面罩防摇蚊骚扰。
2.关好纱窗以防摇蚊成虫进入居所。
3.摇蚊的成虫受光源所吸引,在日落时分最为活跃。因此在该时段避免使用非必要的光源可在某程度上把滋扰程度减低。
4.传统的灭蚊方式,使用喷洒杀虫剂的方式杀死摇蚊成虫。
5.对于水体和供水管道中的摇蚊幼虫也应当格外注意,减少摇蚊在源头的滋生是防治的重中之重。
素材来源: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孟凡戈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