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雀

忆九月九日重阳登高,探访神秘荆紫仙山

发布时间:2023/5/5 14:30:46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

荆紫仙山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境内,是一座道教名山,有天坛、铸鼎原等遗迹。近年已恢复的通仙观,庙堂雄伟、气宇轩昂,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庙会盛况空前,影响周围二省四县市。过了通仙观,踏上“朝觐步道”,通往荆紫仙山的主干道名曰通仙大道,山之阳有级台阶,山之阴有级石阶。拾级而上,一路都有灵龟引路,身形从大渐小,形态逼真。主峰天坛峰海拔米,上有木栈道观景台,居高临下,北临黄河,壁立万仞,是观赏黄河小浪底两岸风光的绝佳景点,其“荆紫生岚”被列为新安八大景之首。

在山北侧半山腰处,有一桃花园,宽二里许,长约八里左右,每当早春二月,山岭积雪犹含冻,山下桃花已逢春,桃园胜境,妙不可言。主峰北侧,自山脊而下,有九道长短不等的山岭,延至黄河岸边,恰如九条蛟龙,伏山而卧,将头伸向水中如在戏耍一般。形似九龙,维妙维肖,十分逼真,有“九龙戏水”之美称。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古以来,荆紫山因多荆木,故取名为“荆山”,再度开发时,荆紫山被更名为“荆紫仙山”。当然,“仙”字的来历并不是随意杜撰,个中缘由,还值得深究。“仙”字来历,还得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说起。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曰乌号。”

这段文字完美叙述了黄帝于荆山下铸鼎升天的故事。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哭号,于是在黄帝铸鼎升天的地方建庙祭祀,以示尊崇。在秦汉时,荆紫山已是道教文化圣地;加之几千年的黄河文明,每年阴历三月三日庙会时节,数以万计的香客信徒会纷至沓,“黄河仙山,休闲圣地”的美名由此奠定。

荆紫仙山三座大殿,奠定其道教圣地地位

荆紫山—玉皇阁

巍峨的山顶风光无限,山顶有玉皇阁,为八角亭式建筑,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名曰:在昔一朝骑白爵,下联名曰:于今万世涖青霄。并有明正德五年《重建玉皇庙记》碑一通。其北山梁高处传为黄帝祭天的小天坛,其东侧下有真武堂遗址及残碑六通,系明代重修殿堂碑记。

荆紫山—真武堂遗址

真武堂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庙堂。真武大帝原为玄武大帝,宋时因皇族避讳更名为真武大帝。我国古代星象学中有二十八宿之说,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星,各有代表灵物,称为“四象”。“四象”各主一方: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象物龟蛇)。所以玄武大帝被称为掌控北方的主神。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因为他发迹于北方(燕京),为给自己正位,树立权威,下诏特封“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并在全国为真武大帝大规模修建宫观庙堂,使民间对真武大帝的信仰达到鼎盛时期。现存碑刻《金子山重修玄天上帝殿记》证明,荆紫山真武堂是明正德五年(公元年)的建筑。

荆紫山—太极广场

经过“慕仙桥”,登上宽阔的白色石阶来到“太极天乐广场”。这是一个以太极圈为核心、集中体现道家文化的圆形广场。广场中心为太极双鱼池,周边是八卦石群雕,两侧矗立着八根鹤、龟、鹿、狮等四个吉禽瑞兽图腾雕塑柱,北边是一尊道教始祖老子的雕像,虽不算高大,但坐北朝南,慈眉善目,须髯逼真,让信徒们肃然起敬。整个广场体现出道教的宇宙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文化主题。只是此行并未见到,也不见老子雕像,或是正在整修期间,不对游客开放之故。

荆紫仙山三大奇观,游客五步一停流连忘返

灵龟引路

龟代表的寓意在中国古代却变化不小,龟是长寿的象征,另外也有说法,神龟可以助人成仙。龟最初的寓意来自它的本身特点,因为它的古老和神秘性,被人们视为图腾加以崇拜,又因为它的寿命长,被人们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此外龟也可以用来占卜吉凶。朝觐步道上放置灵龟为人引路,度人成仙。

八仙雕塑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据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这里仅以雕塑何仙姑和蓝采和为例。沿着台阶,每上到一个小平台,驻足停留之际,便见八仙雕塑两两并列而立,似在观看来往游客,又似冥冥之中暗暗庇佑。

何仙姑,原名何琼,永州零陵人。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在流传比较多的传说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岁时入山采茶,巧遇吕洞宾收为弟子,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所持法器荷花,其出淤泥而不染,可修身养性。

蓝采和,唐开元天宝时人,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歇,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所持法器是花篮,篮内神果异花,能广通神韵。

祈福云步

该处台阶直直朝上,中间不设平台,足足99层,似通向云霄。笔者以为,所谓“祈福云步”,大抵是虔诚之人,怀揣敬意,一鼓作气,拾级向上攀登,方可为家人老友祈福的缘故吧。当心中怀揣如此信念时,攀爬竟也毫不知累,轻轻松松就爬到了云梯之顶。

记录点滴旅途记忆,作为秋日别致的纪念

11时登山,15点半下山,历时4个半小时。此番旅行,走走停停,因为景区整修,错过了不少风景,倒也自得其乐。不再匆匆忙忙赶路,旅途中反倒多了几分闲适。探访紫荆仙山,不虚此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