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雀

极端环境中有没有生物

发布时间:2023/6/16 16:03:4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m.39.net/news/a_5219743.html

沙漠地区气候非常干旱。这里白天烈日高照,气温急剧上升;等到太阳落下后,气温又快速下降。这里还多大风和尘暴,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一些大沙漠中沙丘连绵不断。这些沙丘一般高~米,有的超过米。沙漠是沙的海洋,是于旱气候的象征。那么,在茫茫沙漠中,有没有生物呢?

有人曾把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称为“死亡之海”。从年起,我国组织科研人员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大规模考察,结果发现,这里有73种植物,种脊椎动物和不少微生物。有一些河流伸入到沙漠内部,河边生长着胡杨林和红柳灌丛。沙漠植物对干旱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们根系发达,可以从地下水中吸取水分。有的叶子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成为刺,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肉质茎叶以贮存水分。一些沙漠植物看上去像枯死了一般,但当它遇上一年中屈指可数的几场下雨时,便会很快长出绿叶。一些沙漠植物在一年中仅有的一二场雨中,能迅速发芽、生长,当底下土地还没有变干之前,就已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把种子又撒落到地下。沙漠动物有沙鼠、野兔、黄羊、麻雀等。野骆驼、白鹳是珍稀动物,它们也出没在这茫茫沙海中。

骆驼具有适应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骆驼能够反刍,当它吃饱喝足后,能够长时间不吃不喝,具有很强的耐饥渴的能力。骆驼蹄扁平,适宜在松软的沙漠中行走。骆驼有双重眼睑,这使它不怕风沙。骆驼嗅觉灵敏,能够嗅出远处的水源,这对于在沙漠中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骆驼还具备预感大风即将到来的能力。因此,当人们要穿越沙漠地带时,常常需要与骆驼同行,让骆驼给人背上食物和淡水。故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称号。

沙漠里的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具备了适应干旱环境的生存本领。同样道理,在其他一些恶劣的环境中,往往也有生物生存。例如,在北极地区,就生活着一些耐寒能力特别强的动植物。

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地区,气候十分寒冷。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里,这里气温低于零度。在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勒拿河下游一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40℃~-38℃,最冷时能达到-55℃以下。一年中只有1~4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为0℃-10℃。这里全年多大风,大风常常把积雪一扫而空,露出大片裸地。

北冰洋沿岸地区主要的植物是苔藓和地衣,此外,还有些草本植物、低矮灌木和垫状匍生性植物。在7月份,苔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光。白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的各类花朵开满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地衣生长十分缓慢。地衣的大小和覆盖程度,指示了地表没有冰川覆盖时间的长短。因此,人们利用地衣测定当地冰川退缩的年代。

北极熊是大陆冰原边缘地区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它有厚厚的保暖的毛皮,以抵御这里寒冷的气候。它淡浅的体色,与冰雪颜色相近,以利于它的伪装。它在浮冰上活动自如,以海洋生物为食。当海豹在岸边懒洋洋地卧地休息时,北极熊会悄悄地接近。由于北极熊身上的皮毛与冰雪颜色相近,海豹往往没有发觉危险正在来临。等到海豹意识到北极熊到来时,往往为时已晚。这时候,北极熊已经咬住海豹,享受一顿美餐了。

苔原地带还生活着大群的驯鹿。驯鹿的毛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的毛浓密而柔软,且厚度较大,起到保温作用;外层的毛则又粗又长,使其能够抵御风雪。驯鹿的毛皮之下还有很厚的脂肪层,使其能够在极度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存下来。驯鹿是季节性的迁徙动物。在迁徙过程中,它们常常遭受狼群的袭击。狼群把病弱的驯鹿吃掉,其后果是,健康善跑的驯鹿得以生存,从而保持了驯鹿种群的健壮。这里还有一种动物叫做旅鼠。它繁殖很快,段时间后常因旅鼠数量太多而造成食物不足。这时候,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旅鼠会突然大量地死亡。最后,旅鼠的数量又与这里的食物保持了平衡。至于旅鼠为什么突然之间会大量死亡,至今还不是很清楚。或许,这也是自然界生物链自动调节的结果吧。

总之,在极度干旱或非常寒冷的环境里,动植物均有一种很好的适应环境的本领。可以这样认为,在漫长的动植物进化过程中,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就逐渐消失了;能够延续至今的物种,均有一种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殊本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9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