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雀

玄天上帝真武祖师

发布时间:2025/5/27 10:37:46   

真武大帝,乃是道教中执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在民间影响深远。真武大帝的信仰,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和动物崇拜。真武大帝本为玄武星宿,因受太阳精气降圣为净乐国太子。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等道经所载:大帝十五岁那年,离别父母,前往深山幽谷,访求修道之术,其修行感动了玉清圣祖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元君指引帝越海东游,又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太和山),修炼四十二年,大帝五十六岁那年,九月九日清晨,祥云自天而降,白日飞升。于是,玉帝命其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

中国古代星象学家把太阳、月亮全天所经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战国以后逐渐将其分为四组,以四灵命名,分别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玄武”,顾名思义,是龟和蛇的结合体。龟蛇在古代被视为长寿动物,象征长寿和力量。因此,玄武神也成了北方七宿的象征,受人们敬奉。

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九天荡魔祖师、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等,全称“祖师北极法主真武佑圣灵应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迁校府。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中的武当山便是真武大帝的应化道场。

真武大帝,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被发跣足,金锁甲胄,足踏玄武,按剑而立,眼如电光。《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中记载,真武帝君原来是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长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又遇天神授以宝剑。真武大帝曾入武当(太和山)修炼,居二十四年功成圆满,白日飞升。玉帝令其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易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挡)之”。

在道教及中华传统信仰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由来已久:

其一,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

其二,真武大帝是水神。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五逸《九章怀句》云:“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因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

其三,玄武是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子,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诗文中利用龟蛇纠盘的例子,说明阴阳必须相合的观点。

其四,真武大帝主持兵戈,为剑仙之道守护神,是武学之人的护法者。灵龟为盾、玄蛇为剑,玄天上帝位列北极四圣,属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直隶。北极四圣上统三界群魔诸妖邪,下摄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残害生灵。

其五,真武大帝是司命之神。龟因其寿命长而成为长寿和不死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称其能导引咽气。《抱朴子》亦称其能导引,并曰:“城阳郄位少时行猎,坠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为斗宿,俗称南斗。《星经》曰:“南斗云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晋干宝《搜神记》中引用管辂的话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们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寿。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中称,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以上可知,真武大帝是独属于道教信仰中的一位尊神。玄天真武,又号终劫济苦天尊,其可救度众生,破诸魔法邪宗。皈命玄天上帝座下,可使众生不堕邪见。宋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了宋真宗天禧元年(年),“营中有卒见龟蛇者,军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渴,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的灵应故事。真武大帝慈爱万民,所以以真武为信仰的道众们也必然保持着对众生的慈悲心肠。倘若心生歹毒,祖师也一定会对其示以惩戒。

《道藏》、《续文献通考》、《三教搜神大全》、《历代神仙通鉴》等书中,均载有诸多有关真武身世的传说和神异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记载到:洪武初年间,有乡民八九人登山寻讨铜铁。行至紫霄宫,望见太子岩有铁圣像,即至,用石打下铁手一双,岩下巨蛇满前,惊怕且去。转上雷公洞,打下雷君铁裙三五片,雷火赶遂,直至太子坡。巴子始觉畏惧,将铁片抛入山下。不过三五年,其八人俱得恶报死。既后,巴子顽心不改,又带领数人至清微宫偷盗铁钟。忽然,烈风雷火骤发,其余从逃入林谷,惟巴子被火围绕烧死。

单是对祖师不敬,就已经遭到如此下场。那些强行改变真武信仰宗教属性和显化道场的人们,也必将逃脱不了他们各自的果报。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真武信仰之所以能受到全国各地百姓的尊奉,仍源于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忠诚。真武信仰,是对中华民族真精神的坚守。上有苍天与神仙圣真,下有百姓与万民,愧对任何一方,都将是对信仰的亵渎。

在遥远的古代,净乐国有一位风度翩翩、英勇无畏的太子。他立志要荡平世间所有妖魔,对于继承王位毫无兴趣。因此,他踏上了四处游历的旅程,探寻道法的奥秘。

一天,他来到太和山,遇到一位真人,传授给他无极上道。从此,这位太子便在太和山修道,功成德满,被玉帝敕封为镇北方的真武大帝。

这真武大帝头戴圆光,披发黑衣,身披金甲玉带,手持宝剑,脚踏龟蛇,形象威猛异常。他一声怒喝,妖魔鬼怪无不胆寒。

有一年,武当山下有一条恶龙作祟,兴风作浪,闹得民不聊生。村民们每日祈祷,希望真武大帝能够显灵,驱除这条恶龙。

这天,天刚蒙蒙亮,村民们便发现天柱峰顶隐隐有一道金光。村里的老人激动地说:“是大帝显灵了!”

真武大帝脚踏龟蛇,手持宝剑,腾云驾雾而来。他怒目圆睁,对那条恶龙道:“尔等妖孽,竟敢在此兴风作浪,今日贫道便要为民除害!”

恶龙一听,顿时嚣张地大笑道:“区区凡人,也敢与我斗!”

真武大帝冷笑一声,宝剑一挥,一道金光直奔恶龙而去。恶龙未及闪避,被金光劈中,化作一团黑烟消失不见。从此,武当山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真武大帝的信仰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据说,宋真宗时期,为避尊祖赵玄朗的讳,将玄武改名为真武。真武大帝的神化过程是漫长的,直到北宋初期才最终完成。到了南宋时期,真武大帝的地位和神格逐步提升,历代皇帝都崇奉至极,这主要是源于真武大帝升天后的故事。当时的天界,也就是道教所说的彼岸世界,妖魔迭起,打斗不断。元始天尊在传道时,黑毒秽杂之气已冲进南天门,于是命真武大帝镇魔除妖。真武大帝极为勇猛,亲率三十万天兵,一夜之间降伏了所有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对真武大帝讨伐妖魔时战绩的最高评价。从此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真武大帝镇守北方,普福生灵、匡扶社稷。

宋朝天禧年间,真武获得了“真武灵应真君”的封号。随着时间的流转,到了元朝大德七年,他再次被尊崇,被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而在明朝初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变”成功篡位时,有传说称真武大帝在这一过程中多次显圣,为他提供了关键的助力。

朱棣称帝后,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

现今庙宇中所供奉的真武神像,通常都伴随着龟、蛇两位神将。传说中,龟蛇是真武大帝的贴身护卫,协助他铲除妖魔。

同时,庙宇内也常常塑有金童和玉女的形象,他们的职责是记载三界之内的善恶行为。

根据古籍《月令广义》的记载,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日。在这一天,信奉者们会络绎不绝地前来庙宇,虔诚地祭拜真武大帝,以期求得平安与福寿的庇佑。

这真武大帝,不仅是道教中的重要天神,更是民间信仰中的护佑之神。

他的传说,既有降妖除魔的神奇,也有勇猛无畏的精神,传递出正能量,激励着一代代人们不断奋斗、追求美好生活。

关于真武大帝的神仙职责,民间和文献中有很多种说法。在众多的文献中记载的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但北方之神并不是真武大帝一个,而民间将其进行了简化,认为真武大帝就代表北方之神。

真武大帝还有水神之职,从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因此真武大帝也被称为水神。这在许多的文献中也有记载,他坐镇北方,主管风雨。

真武大帝的战神本色以及他拥有的众多神职,使得他不但赢得了民间各阶层人士的普遍崇信和尊敬,而且也成为历朝历代推崇的神仙典范。正是因为真武大帝拥有勇扫妖魔的本领,最后才被敕封为北方大帝。

真武宝诰

至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弈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此文无关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皆为个人杂谈与民间故事素材整理,虚拟创作,仅供娱乐参考,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3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