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故而不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坯”是细土的意思,即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秋分习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送秋牛—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时节,在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秋分这一天,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在家里做汤圆吃。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这就是“粘雀子嘴”,以免雀子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大人们也参与。
秋分诗词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夜未深,贺兰大和尚又一次来访,两人时而共踏苔藓,时而枕石以卧,谈论文章。在安静的时节,好友相聚,共享秋天的凉意,是古人颇为推崇的。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山秋雨至晚方晴,浮云犹薄,峡雨尚飞,而斜阳照彻,秋意已浓,凫鸟已去,鸿雁已归。
《点绛唇·金气秋分》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不觉已到了风清露冷的秋分时节。在凉凉的月光下,桂花香气飘得很远。遥想仙宫宴会,素衣霓裳翩翩起舞,仪仗翻飞,人影散乱,彻夜吹奏着昭华丝竹之声。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唐?周贺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诗人被贬之后颇为失意,待再次到王辂故居之时,诗人触景生情,佩服当初王辂被贬时的从容,心有感慨。
秋意浓,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这斑斓的秋吧!
编辑:王彤
摄影:尹洪波白洋
活动图片采集:蜜桃班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赤峰实验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