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习性 >> 夜校回顾新疆的鸟类保护
第26期质兰夜校,听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老师和2位质兰资助的伙伴聊聊新疆的鸟类保护。
新疆的鸟类与保护现状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
新疆的鸟类与保护现状21:50来自质兰说速记摘要
基本概况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新疆的特色鸟类有多种,尤其是白尾地鸦,是新疆最具特色的鸟种之一。但,特色鸟不一定是特有鸟,例如白尾地鸦在甘肃也出现了。
一些独具特色的地理亚种以及在沙漠等特殊栖息环境下才有的物种,也是新疆特色的物种,如斑尾林鸽(野鸽子)。还有数量较大,如粉红椋鸟,有时一群有几万只,在草原上飞起来会有遮天蔽日的感觉,尤其在蝗虫泛滥的时候,这类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而像欧鸽、欧夜鹰、欧金翅等“欧”打头的鸟类,基本都是从欧洲那边过来的,也是比较特殊的种类。
新疆的鸟共22个目,66个科和超过个属,接近种,而全国的鸟类有近1种,新疆的鸟类正好占全国的1/3。还有一些特色鸟类属于迁徙鸟,因为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上面是西伯利亚,下面是南亚,而西伯利亚正好是鸟类的繁殖区,南亚是鸟类的越冬区,新疆处于中间位置。所以在新疆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有迁徙的、繁殖的,还有越冬的等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大迁徙路线
全世界候鸟有九大迁徙路线,新疆(红三角位置)的特殊地理位置至少与三大迁徙路线有关。第一:中亚路线(绿色),从西伯利亚到南亚,第二:东亚路线(蓝色),第三:非洲路线(紫色)。去非洲越冬的鸟不少,有名的像楼燕、波斑鸨和猎隼等鸟类走的都是非洲这条路线。东亚路线非常长,最近几年尤其是鸻鹬类,可以从北极苔原到西伯利亚,再到新疆、东南亚,最后到澳大利亚,有一些鸟类往返要上万公里。每一种鸟的迁徙路线都有其特殊性,这里只是简单地归纳为三条和新疆有关的迁徙路线。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鸟类的"东扩"
鸟类"东扩"的现象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飞速发展与人工绿洲连片;(2)填补物种"真空区";(3)全球气候变化;(4)每年的种群数量都有新纪录(最近10年有40多种新记录,10年前的记录只有种,现在已经快种了),物种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也是一种"东扩"现象的证明;(5)“外来物种”入侵。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面临的困境
最后想聊一聊鸟类面临的一些问题。新疆接近种鸟类里有种是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说明新疆鸟类濒危的占比还是相当大的。
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保护冲突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通过岩画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当地的少数民族就有驯鹰的习俗,从右图可以看到有苍鹰、金雕和雀鹰。新疆的少数民族非常多,不同民族喜欢玩的鹰的种类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但这种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物种保护是冲突的。金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又不能人工繁殖,从野外抓捕就使得当地野生种群的数量下降得非常厉害。
b.猛禽非法贸易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猛禽非法贸易中最典型就是猎隼,玩猎隼的一般是阿拉伯人,他们会到新疆抓再偷偷运出去。因为这样偷偷运输,百分之八九十的猎隼可能在路上就死了。上图是被海关没收的一批猎隼,猎隼的眼睛都被缝起来了。在过去一般会给它们戴头罩,看不见人可能就不会攻击,但有的人为了省去这个麻烦,就直接把猎隼的眼皮缝起来。而缝起来就会造成炎症和感染,眼睛会瞎或会导致在途中死亡。
c.高压线碰撞
鸟类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高压线碰撞。不只灰鹤面临这个严重的问题,黑颈鹤也在这个冬天出现了大量死亡。拉萨和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有鸟类碰撞高压线的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存在的大问题。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有四五十只灰鹤在迁徙途中撞击高压线死亡,仔细看会发现它们全是幼鸟,没有经验,而且会在玉米地、麦地和稻田等地方停留较长时间找东西吃,这些地方周围一般有很多高压线,所以对它们的伤害非常大。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鸟类面临的困境还包括过度放牧、栖息地退化、采矿和偷猎等。
中国西部鸨类监测、生境适宜性评价及其保护项目
丁鹏
速记摘要
源起
中国的鸨类有三种,我们只针对大鸨指名亚种Otistardatarda和小鸨,区域方面,在标题中写到“中国西部鸨类监测”,是因为在设计这个项目时,有一个比较长远的打算,但目前监测范围尚未覆盖整个西部。
图片版权分享嘉宾
本次介绍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中国西北塔城盆地的大鸨指名亚种和小鸨的监测和保护项目。年,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我们课题组汇报了当时《大鸨指名亚种Otistardatarda在新疆的生存状况》,其中涉及到了开荒、过度放牧、集约化、捕猎等情况。到了年,疆鸟友徐康平等在塔城盆地拍摄记录到35只小鸨Tetraxtetrax,这个记录当时在国内算是一个重大发现,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小鸨的照片和记录基本上是没有的,基于这个记录,我们就开始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