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雀

襄阳扁山又名柳子山岱舆山伏羲山,号称

发布时间:2022/9/20 16:33:17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1546830916707254&wfr=spider&for=pc

传说归墟五座仙山中的岱舆和员峤,本来是和蓬莱三神山一样漂浮在海上。不料有一年,巨人国“龙伯之国”的一个巨人来到归墟钓鱼。巨人的身子象神山一样高大,他举起钓竿从海底钓上来六只大乌龟。这六只大乌龟恰好是背驮神山的乌龟。巨人直接背着乌龟回家了。失去乌龟的两座神山“岱舆”、“员峤”被风吹到了北极,差点沉到海里去了。

华夏第一仙人、仙祖赤松子利用先天八卦推演出了这一切,为了避免岱舆员峤二仙山上的仙人灵兽遭难,赤松子用岘山神树建木枝干建造了排筏,并用神力飞往岱舆和员峤,最终在岱舆员峤沉入大海的一瞬间赶到了。赤松子用神树排筏托起岱舆员峤山二山岛,并利用神树神力和自身仙术,用排筏将岱舆和员峤运到到襄阳岘山。

传说伏羲葬在襄阳南,身躯化为岘山诸峰,此山蕴含天地灵力,赤松子欲用仙山之力束缚岱舆和员峤二神山,避免它们再到处漂浮。赤松子将岱舆和员峤二神山放在了岘山中部,然后又用做雨师时使用的柳树枝将岱舆山捆了起来,所以岱舆山也被称为柳子山,因为山形扁,俗称扁山,现在扁山上还有很多裸露的大石块,据说这些石块就是柳叶变的。之后赤松子用摇钱树即青檀树干将员峤山四角固定,此山尖而高,所以员峤山也俗称尖山。

升为天帝的伏羲知晓了此事,于是在岱舆山(扁山)和员峤山(尖山)之间,以水为锁链,环绕岘山,并在鸭湖两分,一支北流入汉江曰檀溪,一支南流入汉江曰襄水,还命青龙(村)、凤凰(村)、麒麟(村)、龟(山)四灵守护此地山水。此水源出岱舆员峤间也就是扁山与尖山交界处,因水架山而下,故称之为襄水。

世人为了纪念远古的伟大帝王伏羲在襄阳的岘山中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付。直到南北朝时香火一直十分兴盛,但世风日下,战乱不断。已升天为神的伏羲天帝看到这一切,心中痛惜,化为凡人下届点播世人。但是当时在伏羲庙的一位年轻人不仅不领情还对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气引来一阵天罡雷风,刮倒了紫盖山上的伏羲庙。从此伏羲庙又化为砂石散落山中。而庙前的石制牌匾也被刮到了南边群山间,并化为岱舆山之峰,因为这座山是伏羲庙的牌匾所化,而且又形似匾所以被襄人称为匾山,后讹音为扁山。石像也同时飞落到南边化为员峤山之峰,因为此山奇险陡峭故俗称尖山。

岱舆山俗称扁山是一座位于襄阳城南5.5公里处,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山,因其山脊狭长而得名,古亦有名匾山、柳子山、岱屿山、浮析山,伏羲山。前面已经说明了除了浮析山和伏羲山之外的名称得名来历,那么浮析山和伏羲山有是什么原因呢?《拾遗记》记载岱舆山又名浮析山,浮析之名既和赤松子将岱舆山搬到伏羲所化的襄阳岘山有关实为伏羲山。此山海拔米为岘山最高峰,有襄阳第一峰之称,为了纪念赤松子和伏羲拯救岱舆员峤二神山,二神山仙人们在最高峰扁山上建了伏羲阁亦称岱舆阁,所以此山也被称为伏羲山、浮析山。

扁山风景迷人,站在主峰远眺,俯瞰众山小。主峰海拔高度为米,是襄阳市区最高峰,号称“襄阳第一峰”。扁山中有多种奇珍。据说,这里有近种树,常见植物约种,药材上百种。扁山还与记载于《帝王世纪》中的伏羲的神话传说有关。过去在扁山与万山之间还设有柳子关。

扁山之南峰为次峰,海拔.5米,北峰为主峰,两峰之间距离约为千米,山梁海拔在米以上。据考证,六亿年前新元古代时期的震旦系形成了这里的山脊,危石耸立,岩壁陡峭,那岩石像天外飞石、像海豚冲天、似雄鹰展翅、如猛虎下山,千姿百态。山势东峭西陡、南缓北秀。层层岩石含有锰、石灰石、煤等,是个宝山。

由次峰向北,羊肠小道穿梭岩间,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峻。行数百米,大朱山有块巨岩悬空,岩平如观景台,称为飞升石,传说是岱舆员峤二神山以及岘山众仙飞升之处,近来登山者在石上刻出所谓“卧佛石”的字迹。北峰(即主峰),远望北方,人顿时豁然开朗。襄阳古城风光秀丽,鸭绿的汉江像飘逸的绸带,融入天际。

在扁山的山脊上,有两块突出的巨石,一种传说是金黄小姐避难时挑上去的两捆柴,也有传说是玉担石,是真武修行时练恒心,每天把这两块石头从山脚下用扦担挑上山,第二天又把它担下来,日久终于修成正果。如果你过细看,每块石头上还有扦窝呢。

扁山石头阵扁山是岘山第一主峰,海拔米,是岘山“山小而险”的集中代表和象征,也是市民登岘山必到的山峰。扁山山顶到处是造型各异的石头,仿佛进入了一片石林,有的像虎,有的像龟,有的像龙。有一块石头,特别像青蛙,被大家一致命名为“青蛙王子”“金蟾石”。

遥望东方桐柏山系的大洪山余脉,那鹿门山是孟浩然、皮日休、庞德公的隐居地。纵览西南大巴山系的荆山支脉,山峦连绵,千峰竞秀,荆楚风光,气象万千。俯瞰北坡,有襄樊战役遗存的战壕垒石,还有19世纪末,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修建的避暑休闲养生的“洋人堂”遗址。

站在主峰观云海、看日出、评彩霞,感慨山不高,但集奇、险、秀、峻于一峰。极目远眺,气势磅礴,锦绣河山,天地一色。俯视众山小,湖泊如镜,风景如画,我们尽情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不正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登望楚山最高顶》景象吗?“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站在这里,见湖泊如镜,水天一色,风景如画。

山边的路爬满浅黄色的鞭草,现出朵朵墨绿色的地衣。边有清水泉,泉水甘甜,清澈见底。山谷中有白的毒菇、黄的松菌、赤的灵芝、黑的木耳。何首乌藤依树而绕,野葡萄挂上树梢,枝繁叶茂的樟、楝、松、柏不断。据说,这里有近种树,常见植物约种,药材上百种。上山后,沿途山陡树稀,岩多草盛。当地农民讲,几十年前,这儿有虎有豹,至今西北坡还有老虎洞呢。史料记载,明朝时,这里每年把襄阳鹿作为贡品献给皇帝。

史引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

(唐朝)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云:“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

(南宋)罗泌撰《路史》云:“伏羲……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

(清代)马骕撰《绎史》云:“帝王世纪庖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广通志》载: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

乾隆版《钦定四库全书》、《通鉴外纪》、《世说新语》、《元和郡县志》中亦有详细记载。

《拾遗记》中记载了岱舆山。

岱舆山,一名浮析,东有员渊千里,常沸腾,以金石投之,则烂如土矣。孟冬水涸,中有黄烟从地出,起数丈,烟色万变。山人掘之,入地数尺,得燋石如炭灭,有碎火,以蒸烛投之,则然而青色,深掘则火转盛。有草名莽煌,叶圆如荷,去之十步,炙人衣则燋,刈之为席,方冬弥温,以枝相摩,则火出矣。

  南有平沙千里,色如金,若粉屑,靡靡常流,鸟兽行则没足。风吹沙起若雾,亦名金雾,亦曰金尘。沙着树粲然,如黄金涂矣。和之以泥,涂仙宫,则晃昱明粲也。西有舄玉山,其石五色而轻,或似履舄之状,光泽可爱,有类人工。其黑色者为胜,众仙所用焉。

  北有玉梁千丈,驾玄流之上,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食者千岁不饥。玉梁之侧,有斑斓自然云霞龙凤之状。梁去玄流千余丈,云气生其下。傍有丹桂、紫桂、白桂,皆直上千寻,可为舟航,谓之“文桂之舟”。亦有沙棠、豫章之木,长千寻,细枝为舟,犹长十丈。

  有七色芝生梁下,其色青,光辉耀,谓之“苍芝”。荧火大如蜂,声如雀,八翅六足。梁有五色蝙蝠,黄者无肠,倒飞,腹向天;白者脑重,头垂自挂;黑者如乌,至千岁形变如小燕;青者毫毛长二寸,色如翠;赤者止于石穴,穴上入天,视日出入恒在其上。

  有兽名嗽月,形似豹,饮金泉之液,食银石之髓。此兽夜喷白气,其光如月,可照数十亩。轩辕之世获焉。有遥香草,其花如丹,光耀入月,叶细长而白,如忘忧之草,其花叶俱香,扇馥数里,故名遥香草。其子如薏中实,甘香,食之累月不饥渴,体如草之香,久食延龄万岁。仙人常采食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