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形状 >> 浅谈人生的贫穷与财富
·一什么是贫穷?
汉字中的‘贫’和‘穷’都是‘极度不足’的意思。通常来说贫穷就是指生活拮据、入不敷出。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讲,贫穷就是缺乏生活机会。
贫穷是我们眼中对生活状况的一个、相对的概念评定。
贫穷是一种综合性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社会结构。
从另一方面,贫穷又可分为绝对与相对两种,也有人称之为‘微观与宏观’。比方说,今天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穷人’,去到四线城市就不叫‘穷人’了;今天生活在中国的‘穷人’去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可能就是‘富人’;八十年代,美国的无业游民靠吃救济就可以在其他国家‘享受生活’。而如果我们都坐上火箭经过两三百天的旅途去到火星或者都穿越到石器时代,那就没有什么穷富之分了。
那贫穷的尺度是什么呢?
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把人的需求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然必需的需求。诸如食物和衣着等所谓的‘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
第二类是指自然却不是必需的需求。如抽烟、喝酒、唱歌跳舞等精神层面的满足。属于部分人可以满足。
第三类是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需求。比如奢侈的欲望、极度的挥霍等。这属于只有极少数可以满足的。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年在他的《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把人类的需求阶梯式划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今天的学术界,人们习惯把它划分为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
通常我们所说的‘贫穷’,指的是基本的生存条件‘难以满足’。
·二贫穷的现状与根源
贫穷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
贫穷不厌其烦、如影随形地跟随着社会的脚步,尽管人类对它厌恶到了极点。
联合国开发署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共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且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各国之间的贫困差异巨大。在统计覆盖的个国家中,包括了31个低收入国家,68个中等收入国家和2个高收入国家。
全球大约有20多亿人每天靠不足2美元生活,这其中还有大约12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仅为1美元,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另外还有8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
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元,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就业那就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据称,年出版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的两位作者,跟踪和调研了15年以来的、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最后得出的结论为;贫穷的源头是社会机会、资源的不平等。总感觉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其实,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客观因素;因历史或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等因素而导致的资源短缺、文明与科技水平滞后。如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亚马逊雨林地区的土著部落、以及很多现代城市中的贫民窟等;非洲的几内亚、尼日尔、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亚洲的老挝、缅甸、孟加拉、尼泊尔等。
2主观因素;A文化教育、思想理念、科技水平落后,如撒哈拉以南的很多非洲国家。
B战乱与动荡导致科技与生产力底下,如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索马里、刚果金等。C作为个人信念或者宗教信仰不善理财、或者不积极主动,如安贫乐道的印度低种姓人群。
D看淡身外之物;如藏传佛教的僧人,印度的苦行僧以及中国佛教的出家人等。
3客观+主观双重因素;
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但是、世界上就有那么一部分人;越穷、越不变。那情景简直就是‘坚决跟穷耗到最后’,看看到底谁‘笑到最后’。
在此、我们不妨对比一下非洲与北欧的经济发展(其实人与国家的发展道理是一样的);
先看北欧;不用往深处刨、宋唐年间正是北欧那边的‘维京时代’。那些年的维京人‘穷的只能靠当强盗来维持生活’。对北欧人来说,‘改革的第一缕春风’来自于公元14世纪左右。那时,西欧自由经济的大潮席卷了整个波罗的海沿岸。聪明能干的北欧人抓住机会,通过加工、和贸易往来,过上了安定的小日子。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最重要的是;从此再也不用‘整天提着脑袋去当海盗了’。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像一部大型推土机在前面开路,而北欧的小弟跟在后面自然也受益匪浅。当18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机器轰鸣声’响彻欧洲大地时,震动的能量很快传递到了北欧这片古老的大地。新科技的光芒让‘以海盗为生的后人们’眼前一亮,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血液里流动着‘善于把握时机’的基因,也许是穷怕了的缘故,总之,他们的反应迅速,针对西欧。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如雨后春笋本发展起来;今天我们熟知的嘉士伯、诺基亚、爱立信、维斯塔斯、沃尔沃、宜家家居、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等等都是从‘后鸦片战争那个年代’才开始陆陆续续‘粉墨登场’。可惜、彼时我大清还在睡梦中说梦话。
显而易见北欧人远离贫穷走上富裕的历史其实很短暂,资源也不像中东那样‘富得地下流油’。那么除了得益于紧邻西欧的‘近水楼台’,还有别的什么‘强项’吗?有---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人口密度小‘船小好调头’;
第二、变劣势为优势。人少,人口‘品种相对单一’,有利于‘抱团’形成统一协作的关系;
第三、创新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这一点可能与其祖上‘从事的工作’有一定关系。
第四、定位好,‘没有雄伟的志向’。
正因为北欧人看明白了‘小国寡民成不了大势’,权宜之计,最好的选择就是‘老实巴交过日子’,于是,他们‘跳出三界外’‘默默地地享受生活’。非但如此,他们‘看透了世界的争强斗狠’,选择远离战争的硝烟。一旦有人‘玩火’,他们是枪炮一响,动不动就‘投降’、动不动就‘中立’。
其实、要说北欧的自然环境与非洲相比,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北欧的冬季漫长,暖季短促。像我们的东北一样,一年只收一季庄稼。春夏,本来就不多的可耕地还没怎么‘化冻’,天气又开始变凉了,可人家是怎么甩掉‘贫穷’的呢?这真让非洲人‘百思不得其解’。
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还是相当不错,很适合种植东西,很多地方土地肥沃,种啥长啥;而且非洲还有很丰富的矿产资源,黄金产储量占世界首位,北非和大西洋沿岸的石油占世界总储量的12%左右。
但是、大自然的恩赐让世世代代的非洲人‘不用去做海盗’、不用去种地,也有吃有喝;饿了人们就去林子里打猎、挖‘木薯’,渴了去河里喝水。全村人吃饱了就玩,玩够了就跳,跳累了就睡。他们也许是‘天性就懒’、也许是‘天性的顺应自然’,总之他们是‘全方位’的贴近自然,许多黑人部落宁愿跑很远的地方去打水也不愿意挖井饮水。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隔断了现代文明的脚步,以至于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可见,对于非洲和北欧的经济发展来说历史与地理位置都不是产生贫穷的根本原因;
要说根源,一个字是‘懒’,两个字是‘闭塞’,三个字是‘认知度’。
闭塞是客观形成的,但是可以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来‘以变求通’;
当然这求要‘当事者’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亦或有外来因素的‘导入’。
另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就是‘懒’。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勤无难事,一懒毁终生!’
这些年随着中国在非洲‘援建’工程的发展,我们对非洲人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例如;A、很多在非洲的中国人都知道,打工的黑人一般在拿到薪水之后,多少都会消失几天,直到这些钱花光才会回来继续干活。当然,随着中国人‘文明教化’的跟进,现在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减少。
B、中国人给他们带去了很多种子,以解决吃饭问题,可后来发现、他们居然把种子都吃了。问他们为什么不种庄稼?他们说,树林里有动物,树上还有果子,既然饿不死为什么还要去劳动呢?就这一句话、直接把你的一切想法都噎回去!
C、非洲的很多村庄都没有学校、即使有学校的地方,孩子们也不去上学。他们的家人宁愿让
们捡矿石、捡塑料瓶换钱,或者空地上滚铁圈、翻跟头,也不劝孩子们上学。
不过,贫穷只是相对的概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许非洲人跟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以及印度的‘苦行僧’、中国的‘佛系’一样;在他们的内心‘压根儿没有贫穷和富裕的概念’。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谁又能说得清呢?
·贫穷是诸多合力作用形成的现象,一旦成为事实,很难以一己之力去改变。
我们先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款英国的节目,名为《RichKidsgohomeless富家子弟无家可归》。
第二季开播。这些主动参加真人秀的少爷大小姐们,并不是如我们平时所想的那种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反而很多都是十分努力、甚至白手起家的青年人。但他们,在参加这个节目的时候,都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我成功,是因为我的拼搏努力。——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的懒惰,是自身能力的不行。
在他看来,这些在街头的流浪汉,四肢健全,头脑也不笨,却落得一贫如洗/流落街头,这肯定是因为他们不勤奋/不努力而造成的,换了我们这些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肯定不会这样。
节目组很快找到了赞同以上观点的年轻富豪Dan
丹和其他来这个节目的人不一样,他不是富二代,财富不是靠继承得来。所以,丹丝毫不怀疑自己会给出一份很体面的成绩,甚至想用他的行动让更多人坚信‘财富是靠个人努力来实现的’观点。
丹对自己信心满满;等着看吧,不出24小时,以我的能力,我就可以从无家可归、变成一个住在宾馆里喝啤酒的人。第一天开始了;他的计划是先在街上靠乞讨,讨英镑,而后用这英镑去做些小买卖,比如在寒冬之中倒卖暖手宝之类的的东西。他认为,这种想法一般的流浪汉肯定是没有的,这些太懒,而且都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受穷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束缚了他们的行为。而我跟他们不一样。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去
滑铁卢车站附近的一家商店旁实施他的计划——两个小时过去了,站在冷风阵阵的大街上、尽管他很努力,也仅仅是讨来了50便士。
‘
不行,这些流浪汉之所以沦落如此地步,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变通。’于是,丹决定去自己比较熟悉的伦敦桥附近‘乞讨’。然而‘好位置’并没又给他带来好运气。天色渐暗,路灯还没亮。丹的心情跟冬季的傍晚一样昏暗;他连1英镑都没讨够。
一天的奔波让他身心疲惫的只想找个避风的地方睡上一大觉。可此刻他才意识到;舒适的天桥底下早就被人家‘划分’完了。他只能在较差一点的地方,凑合了一个位置躺下。谁料到,刚躺下一会,就被一个流浪汉给赶了起来;‘这是我的地方,你必须走开’。望着拐角处他每次到伦敦都会住的、每晚上英镑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丹的心情无比复杂。‘那一刻,你感觉自己都不是人类了’。
随后的几天,跟第一天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乞讨来的钱,顶多也就够维持生计。他实在受不了了,想用手里积攒的十几个英镑去廉价的旅馆洗个澡、睡一觉。但是、因为他身份不明而被拒绝了。他心里终于明白了;无论你想做什么,一个流浪汉的身份都寸步难行。而之前他曾经认为‘一定是这些人好逸恶劳、自暴自弃,才沦落到这种地步’的想法并不是事实。
人、一旦滑进社会的最底层,就如同动物落入陷阱中、你很难凭借“勤奋和努力”就找到翻身的机会。当然、这也不一定是百分之百。
·三贫穷的罪恶
贫穷与疾病是文明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的最大不幸。
贫穷,乃万恨之源。
对于国家来说,财者,国之命也;是以,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财为万事之本。用今天的话来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贫穷之可恶在于;面对它的肆意凌辱,你却像‘鬼压身’一样无力抗争----
A贫穷像街头垃圾旁瘦骨嶙峋的流浪狗
----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常言说说有嘛别有病,缺嘛别缺钱。
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混着混着就穷了。一旦‘沦落’为穷人,阳光不再为你明媚,鲜花不再为你盛开;亲情不再浓,友情不再续。
一孕傻三年,一穷穷三世。‘贫穷’像膏药,一旦粘上就不好撕掉。很多时候无论你前期如何努力反抗、挣扎,后期一般都是‘无奈就范’。这就像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贱民’一样,时间长了自己就会‘默认贫穷赋予你的一切’。所以很多趋近贫穷的人,为了远离贫穷活得战战兢兢。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食不果腹之人,你让他去顾忌礼义廉耻显然不现实。
‘人穷不如鬼,茶淡不如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老祖宗告诫我们穷人和富人是社会固化形成的两个阶层,层间肯定会有相应的‘隔膜’;除非你有能力‘穿透隔膜’进入到另一个区域,否则‘一只断了翅膀的麻雀很难再入群’。
植物都有趋光性,人类都有慕荣心。物质社会中的人们,最容易被物质所左右;因而人都喜欢靓丽的外表、华丽的服装,进而对‘贫穷’唯恐避之不及。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有时候,人们对‘贫穷’的恐惧超越了亲情、友情、爱情、甚至道德。让处在‘贫穷’状态的人,像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在瑟瑟的严冬中找不到丝毫的温暖。
狼受了伤,从不待在群里,而是去一旁默默地舔舐伤口,好让身体快速康复,以图用最短的时间‘重新归队’,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人也如此;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穿衣吃饭量家当。老话说‘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人穷莫娶美娇娘,不信你问武大郎。’前人留下的金玉之言对于处在‘贫穷状态的人’来说,就像黑夜中火把一样,帮你照亮脚下的路。
B贫穷是生活的癌症
贫穷意味着‘不再拥有’正常的生活。
贫穷之恶,还在于、超出贫穷本身的那些东西对你的伤害。
贫穷的每一秒钟都像病魔在啃食着你的身心
它让你寝食难、无所适从;
让你的生活支离破碎,让你的理想越飘越远;
让你的步履越来越蹒跚,让你斗志越来越不坚;
让你的烦恼越来越多,让你的欢笑越来越少。
中国有句俗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好好的一个人,一旦被‘贫穷’吞噬,就变成、好事不常来,坏事一来就‘组团儿’。让你‘越穷越难受’。
这种现象,被外国人称为‘墨菲定律’(挺简单的一件事,让外国人一忽悠就变复杂了。就像西方的科学家、哲学家,研究来、研究去,终于发现‘宇宙是有思想,有程序的’,其实、老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告诉我们‘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是的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用中国人的俗话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比如、穷人最怕有病,怕着怕着、病就找上门来了。
所以说贫穷是生活的癌症,它带来的恶是一种立体的连锁反应。
C穷人不好翻身
说‘一穷穷三代,逃也逃不开’。因为,穷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机会、人脉、信息等等都受到局限。‘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穷人不受待见,没人会在乎一个穷人的感受、面子、和尊严,因而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越不容易摆脱困境。这就如同,我们若要推动一辆静止的车,可能需要斤的推力;而如果车子已经移动起来了,这时候只需要30斤的推力就可以了。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发现,人的社会比自然残酷得多;自然的东西像水一样,没有任何偏见,它总是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从多的地方流向少的地方;而人是、越穷的越容易穷。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自然规律遵循的是减少多余的去补给不够的。人的社会中是减少不够的一方去奉献给有余的一方。
时间又过了五百多年类似的‘人类生活法则’在西方得以传播;《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在第二十五章中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马太效应’术语。这是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按照《马太福音》总结出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即阶级社会中的很多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现象。凡积累优势者,则同时拥有更多机会。
如是,越有钱的人,越容易赚到钱,反之亦然;
比如、普通老百姓通常银行存款占家庭流动资产的70%以上;
而一个有钱人有1亿的流动资产,银行的存款估计最多只占到5%就不错了,剩余的95%他们会合理的运用到各个方面去,比如买基金,国债,做实体等。
结果,两者的收益差别明显;
前者,我国大多数银行执行的利率也是0.35%,存一万块钱,一年下来也就是0×0.35%=35元。也就是够看一场电影、买一包烟。
如果存定期;目前央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是1.10%,一年下来我们可以存四次三个月的定期,从而收益就是0×1.10%÷4×4=元。也就够吃一顿排骨的。
后者,用1亿元的95%买基金,国债,做实体等,年收益率大约在15—25%,即两千万左右。
所以,慢也罢、累也罢、苦也罢,尽量不要让生活的车轮‘停下’。因为‘一旦停下,动起来更难。
D贫穷的延伸
1失去理智和尊严当生存成为最迫切的需要时,可能会忽略一切,有时、冲动可能湮灭理智。
2身不由己陷入‘自卑与歇斯底里的灰暗地带’。
3即使你生来像羊羔一样老实,也会被迫启动‘绝地反击’的程序;
因为潜意识中,这是你能做的、最后的‘自卫’。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就是这么来的。
4信念消失;沉舟侧畔千帆过,别人错的也是对的,你对的也是错的。于是你的信念开始动摇,世界观开始重新定位。
5在经过了苦苦挣扎的之后,你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穷人’。余生,像‘西西弗斯’苦役一样,在消沉与暴躁的交替中‘享受生命’。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贫穷同样具有双面性。首先它与富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次贫穷是‘降大任于斯人’的特殊工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贫穷在经历过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坚定初心之后,
会得到更加亮丽的新生。
穷人纵有鸿鹄之志,在他人眼里也是痴人说梦。为了这一天,穷人要学会隐忍,学会卧薪尝胆、积聚能量。他日若逐凌云志,无人再笑今朝贫。
·四正视贫穷与财富
托尔斯泰曾说,生活环境的清寒,对于一个有理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坏处。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贫穷。
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择手段段地改变贫穷。
如同财富不代表一个人的道德高尚与否一样、物质的贫穷也不能遮盖一个人品行与智慧的光芒。
贫穷像灵魂的试金石,它让人的高尚与卑劣、质朴与浮华、坚韧与懦弱、、、轻易就暴露出来。
“时间甚至可以摧毁青铜,但永远不能摧毁你的荣光,因为只有你向凡人指明了最简单的生活之道。”
-----这是古希腊一个哲人墓碑上的铭文,这个人的名字叫第欧根尼;一个银行家的儿子,一个精神上的富翁、物质上的贱民。他住的是街边废弃的洗澡桶,吃的乞讨来的东西,甚至随地捡取食物,有人指责他出入肮脏之处,他说:阳光也经常光顾臭水沟,但却从未被玷污。有一天,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慕名去拜访他,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躺着回到:‘我是啥也不是的第欧根尼’。这气场让大帝肃然起敬!他很想赏赐他点什么,问到;‘我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哲学家连眼皮都没抬:‘有,麻烦你滚一边去,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听后对他的侍从们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是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与第人,要像正视贫穷一样去正视财富。钱多钱少够用即,多为盈,少为欠,不偏不倚为最佳。既要足够重视又要不被贫穷和财富所奴役。当然,不同的世界观有不同的财富标准,强求不来。
通俗地讲贫穷就是一种生活资本的欠缺;财富就是一种生活资本的充盈。只不过,金钱的属性决定了它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财富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财富的本质是劳动,劳动创造财富,但劳动本身却不是财富。劳动与财富不是对等的,所以、不能单纯靠劳动积攒财富。
那靠什么呢?我们看看地主就明白了!
地主之所以能够获得财富,是因为地主掌控了一定的土地和劳力。同样道理,资本家掌控了一定的厂房、设备和工人,所以资本家也能够获得财富。
以此类推,‘财富链’还可以拉长;比如有人能掌控地主的土地和粮食价格、掌控资本家生产的原材料或者产品的市场,那这个人就能获得更大的财富。很显然,美国控制美元和石油就是控制财富。
有大就有小,顺着‘财富链’往下走、就是每个个体之间获取财富同样取决于你能控制什么、控制多少社会资源。比如,我去市场上调查发现,大蒜稀少、少了肯定就贵呗。回头你去大蒜的产地拉了一拖挂。好了、你控制了这个市场的大蒜,所以你肯定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利润)。再延伸一下,如果你控制了大蒜产地所有的大蒜,你就能获取更大的财富。
马云、李嘉诚、移动、电信、银行、股市、黑社会、、、都是通过控制发财的。如果你的能力和境界只能停留在控制你的‘工资’、你的‘自留地’等等,显然你获得财富的空间太小。
因此、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萨姆威尔金在他的《财富的本质》中指出,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取巨额财富,从而实现社会阶层的提升。整体的社会环境越不好,越有可能成为顶级富豪,关键在于能否掌握正确的方法。
我们会发现;每个人财富的聚拢都得益于社会的整体资源,也都属于社会的赠与。因为没有国家与社会的资源与平台,任你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实现财富链上的‘个人控制’。
金钱是生活的保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财富是欲望的温室,钱再多买不来幸福平安。
穷也罢、富也罢,穷富三代;苦也罢、乐也罢,苦乐人生。
但是,仅有物质上的富足,不是真正的富有;仅有奢华的人生,不是最美的人生。
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商贾巨富都湮没在慢慢黄沙中,多少亭台楼阁都早已经物是人非。唯有曾经推动和改变过历史,以及带给人间大爱的那些人,如广袤的夜空中那一颗颗璀璨的行星,让后来人仰望铭记!
惟其如此,有智慧的富人,总是乐善好施。他们带着无比快乐的心,用财富济世、播撒博爱的种子,以期为自己和更多的人收获更大的爱。当然、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无数人的祝福!
·五财富的转换
财富,不过是上帝借你的手去播撒仁爱。
这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如果你想把它据为己有,那取决于你的修为能否装得下这些财富所携带的能量。
不信请看古往今来有多少贪财之人到老幸福平安。
‘情人玫瑰手有余香’,世上的食物钱财送出去就会减少,唯有爱,越送越多。爱的传递可以让双方产生契合人与自然的正能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也是一种处事的智慧。
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盖茨说,你名下的巨额财富“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从微软总裁的位置上退下后,将自己名下的亿美元全部捐给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分文没给子女,被誉为裸捐。智慧让他选择“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巴菲特年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赠的财富在当时市值达亿美元。
年扎克伯格在女儿降生之际宣布将99%的所持股份(市值亿美元)捐献给慈善事业。只是他带着一个‘小小的私心’把财富捐给社会-----‘亲爱的麦柯斯,你妈妈和我还找不到词汇来描述你给我们带来的对未来的期望。你的新生活充满了潜能,我们愿你能健康快乐,以让你充分地去探索研究。你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理由去反思我们希望你生活的那个世界。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想要你长大后的世界比我们今天更好……’
‘大爱无声’陈荟莲在一档节目里公布,周润发已经将全部身家——56亿,一分不剩地捐出去了。
发哥说,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快乐平凡的普通人,守住一颗安宁的心,陪着自己的家人过好每一天。大爱、大悟,必有大成。
加拿大75岁的的艾伦与同岁的妻子维奥莱特年结婚。婚后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两人非常融洽。他俩从来没住过大房子,也没有外出旅游过,夫妇俩不赌博不酗酒,从来没买过不需要的物品。年7月,75岁的加拿大人艾伦在彩票中心买了一张“乐透彩”彩票,竟意外中了头奖,奖金高达万加币(约合万元人民币)。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夫妇俩没为自己花一分钱,而是把这上千万的奖金全部捐出去,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和机构!
因为维奥莱特在年初被医生诊断患有癌症,中奖时,她正面临癌症治疗。艾伦强忍着眼泪说:“中奖获得的这些钱对我们没什么用。我们拥有彼此就已经足够了。”维奥莱特对此表示:“这让我们感觉好极了。他们利用这些钱做了好多好事。”
十年过去了,艾伦与妻子维奥莱特每一天都在幸福中度过。这就是爱的传递、能量的转换。
·六接近财富
无论国家与个人,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础,所以不用‘时金钱如粪土’,离开‘这样的粪土’生活举步维艰,还谈什么人生理想。
那如何获得财富呢?有这么几句话先确定大方向;
A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不犯法就行。
B你要自救上帝才会救你大海上那个虔诚的基督徒落水的故事就是教训;上帝已经安排了两批人去救你,你还‘坚持等着上帝来’---这么执着的人,上帝也只好当面跟你解释了~!
C勤劳虽然说大的财富不是靠勤劳,但勤劳可以让你远离贫穷。老子的‘损不足而奉有余’和‘马太效应’的社会法则从另一个侧面提醒人们;懒惰之人理应受到相应的‘回赠’。懒惰制造贫穷。上帝曾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要得到富足。’
D爱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不积极财富就等于默认受穷。俗话说,‘有钱人爱才,没钱人恨财’,‘越穷越大方,越有越抠门儿’。一旦陷入不理财、不爱财的怪圈,离‘贫穷’就只差一步了。
E信息和人脉就是你的财富
一万个人留下一万个经典的‘挣钱的法则’,但不是每个人看一遍就能发财。一是‘一切都在变’,二是没有身体力行你永远摸不到‘个中玄机’,三是时、运。其他的可以借鉴前面谈过的《经商》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