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形状 >> 为什么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传统文化#
今日读书
《星空帝国》徐刚王燕平
这期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认识星空的~
古人观测发现,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恒星之间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于是就以它们为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的位置。
黄道:太阳在星空背景中缓慢移动,一年正好转一圈,古人将太阳经过的这条路径称为“黄道”,这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月亮及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也在黄道附近运行。
星宿:邻近的若干恒星的集合,后世又名星官。
星官分组
分法一: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将全天星官分为五组称为“五宫”:北极附近的星官归属中宫,赤道附近的星官分别被划入东、南、西、北四宫。
分法二:隋唐时期的《丹元子步天歌》将全天星官分归“三垣二十八宿”统辖,此后一直沿用余年,我们现在用的基本也是这种分法。
三垣
“垣”指墙垣、城垣,每一垣都有左右两道垣墙环绕,这三垣就像是星空帝国中的3座城池。
紫微垣:以“帝星”为中心建立起的紫微垣就是天帝居住的宫殿。
太微垣:天帝处理政务的天庭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
天市垣:天帝直接管理下的天庭贸易市场。
图源《星空帝国》
二十八星宿
月亮在恒星背景中走一圈要用27.32天,古人便凑了个整数28,把恒星们分成了“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月亮平均每天行经一宿。古人以二十八宿为标志观测日、月及五星的运行,测定岁时季节、揣测年成丰歉、战争胜败、人事祸福等,还创立了以二十八宿为基准的赤道坐标系统,更是中国古代天文的一大特色。
除三垣以外的所有星官都由二十八宿统领,每个星宿不仅是单独的星官,还是每个星官组的代表,每组除该宿本身外,还包含若干星官。所以,狭义的星宿仅指宿本身,广义的星宿则是指每宿及其所辖各星官的集合。
四象: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组,每组七宿,并把每组与四种动物、四种颜色相匹配,叫做作四象或四陆、四兽等。
图源《星空帝国》
东方苍龙七宿:角(jiǎo)、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东西南北的方位是怎么确定的呢?
四象的星群是络绎经过南中天的,而这四象的方位是在一个特点时间点下观察确定的。先秦时期春分前后黄昏时,观星者面南而立,前方朱雀七宿振翅翱翔于南天,左边苍龙七宿正昂首跃出东方,右边白虎七宿半个身子已随夕阳没入西方,身后玄武七宿则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这时四象的方位就构成了我们常听到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图源《星空帝国》
十二星次
为了说明日月五星运行和节气变化,古人又把黄道附近的区域从西向东均匀地分为12等份,称为十二次或十二星次,其名称依次为:星纪、玄枵(xiāo)、娵(jū)訾(zī)、降娄、大梁、实沈、鹑(chún)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xī)木。
用途一:用太阳所在十二次的位置来指示节气,如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
用途二: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空一周,就可以用木星每年运行到十二次的位置来纪年,木星也因此得名“岁星”。如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
因为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有些宿跨了两个相邻的次。
注:还有种方向相反的划分周天的方法,称为十二辰。十二辰以十二地支的名称从东向西依次命名。
图源《星空帝国》
分野
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将天上的二十八宿与地上的十二国或十二州对应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分野”。这样月亮、行星或异常天象出现在某个星宿,就预示着中华大地上相应的地区会发生某种灾祸或事件。比如《汉书·地理志》:“齐地,虚危之分野也。”
西方的黄道十二宫
西方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又由西向东把黄道带均匀地分成十二等分,为太阳建立了12座宫殿,叫做黄道十二宫,大致可以与我们的十二星次对照起来。
对照关系如下:
我是国风学子沐子欣,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