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形状 >>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2位卓越人物,其中一人,
相传战国时代,有一位叫列御寇的人,写了一本名为《列子》的书。书中说:周朝时期,有位杞国人,他担心天会塌下来,而吃不好睡不着。后来的人们把这个故事说成了一句成语,叫“杞人忧天”,用来嘲笑讥讽一些不必要的忧虑。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生活在多年前的杞国人,有这种怕天塌下来的忧虑,并不为过。就是比杞人晚得多的大诗人、大学问家屈原,不是也在《天问》中提了一大堆问题吗。
因为,当时的人们还说不清天是什么,地又是什么?即便是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说清楚的呢?
其实,在中国古代对于天的形状,对天与地的关系,始终说法不一。从春秋到秦汉,从距今年到距今年,最为流行的有3种说法:
第一种是“盖天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盖着地。
第二种是“浑天说”,认为天与地浑然一体,像个大大的鸡蛋。地是蛋黄在中间,天是蛋壳把蛋黄团团围住,日月星辰都镶嵌在蛋壳上。
第三种是“宣夜说”,认为天是无形的空间,日月星辰在这个空间里,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速度运动。
这三种学说,不断的争来争去,一直到了汉代,“浑天说”占了上风。这不仅因为有朝廷的支持,而且是因为这一学说,出现了一位代表人物张衡。
张衡是年前,东汉是的著名科学家,他长期担任执掌天文的太史令。著有天文学名作《灵宪》,书中明确提出了宇宙的无穷性。认为宇是空间,宙是时间,空间与时间都是无穷尽的。
他是世界上认识月亮自己不发光,月光是日光反照最早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对月食作出正确解释的科学家。他不仅著书立说,科学地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而且还发明制造了一些观测仪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浑天仪”和“地动仪”。
浑天仪形象地解释了浑天学说,可以在任何时候观测到各个行星的位置。而地动仪成功地测出了一次,发生在几千米之外的大地震。
除此之外,他还巧妙地改进了“壶漏”,又叫“铜壶滴漏”。是从周朝就开始使用的一种利用滴水来计算时间的仪器,经他改进之后,大大提高了时间的精确度。他不愧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中国乃至世界探索宇宙奥秘的先行者。
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对天地就非常关心。在距今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半坡遗址”上,出土泥陶的图案就是日月星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盘古开天辟地,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共工撞折天柱,地倾东南。所有这些古老的传说,都与天地有关。
先民们俯仰天地,把天地人格化。凭着想象去解释大千宇宙,解释风雨雷电,解释神秘的天体。先民们是务实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粮、植桑要靠天时,因此对日夜交替、寒来暑往的变化,格外关心。因为,这些变化的规律,直接影响到穿衣吃饭。
当然,君王们的关心更胜于普通的百姓,因为他们自称为“奉天承运”的“天子”,他们相信天与人是有感应的,天、地、人三者之间是相互对应的。
从这个观点出发,古代的天文学家,把天空中总是不动的北极星,认作是天极星,把它认作是天的中心,是皇帝、君王的星象,并起名叫中宫、紫禁宫。天上有紫禁宫,地下就要有紫禁城,天地互应。
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分为28宿,起的名字也都是人间的吉祥灵兽和生活空间中最普通的事物。比如: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牛、斗、女、井、室、壁、角等等。
天上如果出现日食、月食等任何变异,都预示着人间要有大的灾难发生。而这又会直接影响到国运兴衰、王权稳固。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历代帝王把天象观测看得格外重要。
从殷商时代开始,朝廷里就设有专门司职天文的官吏和机构,从距今多年前的周朝时候起,就不断建造天文台。
比如:河南登封的“周公测景台”,就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台。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巨变、风雨浸袭,人们虽然已经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在这座测景台上观测日月、丈量星斗。
但从历史留给后人的文献中,我们知道在距今年前的夏朝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年、月、日的概念,并且用天干、地支相配的办法计日、计月。
在古老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蚀、日珥以及冬至日的记载。《尚书·尧典》中记录了一年的天数,指明一年有天,分为四季。并用闰月的办法调整。
在春秋后期,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就对早期的历法作了修正。一年定为天又四分之一,并且确定每19年间,安排7个闰月年,这种认识与天体运行的实际情况,已经相当接近。
到了距今年的战国时期,通过对太阳运动周年的描述,从而确立了24个节气。24节气的确立以及节气与天气、物候的对应。为准确预报季节变化和寒暖更替,创造了条件。
24节气沿用至今,已有多年。它不仅被编入历法,成为从事农牧生产和日常起居的重要依据。而且,由于它通俗易懂、老幼皆知,从而使神秘的天文学知识,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最为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在中国,观测天文现象的原始记录,得以延续保存几千年。并且,代代相传很少间断,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史和科技史上的奇迹。有些记载不仅藏之于王宫,还写进诗书之中告知民众。
如《诗经》中“朔月辛卯,日食之”,是对公元前年10月1日发生日食的准确记录。
如《春秋》中“有星索入北斗”,是对公元前年7月哈雷彗星出现的记载。
而长沙马王堆发掘的帛书中,更绘制了29种彗星形态图。
所有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并经过运算证实准确无误。这些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原始记录,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在天文领域,所走过的一条闪光的轨迹。
据《登封志》记载,周文王第4个儿子周公姬旦,在营建东都洛阳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修筑此台,主要测正日影、土圭、求地中、验四时。根据每天日影、日中的变化,找出这个季节的变化。
周公姬旦:
把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这天中午太阳照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最短,影最长。
把一年中“日中”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这天中午太阳照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影最短,日最长。
把一年中两个昼夜时分相同的一天,各自定为秋分和春分。并且,逐步总结出24个节气。
这座测景台,相传由距今年前的周公设计建造,自春秋战国至唐宋历朝历代都对它进行过翻修,而主持最后一次大规模翻修扩建的,是生活在13世纪元代的郭守敬。
郭守敬是被《元史》中尊称为“巧思绝人,度越千古”的大科学家,是继汉代张衡之后,中国古代又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中国古代的历法,如果从年前夏朝出现的夏历算起,有多种。但其中最有影响的只有3种:
第一种是汉代,由司马迁等人参与制定的《太初历》。
第二种是南北朝时期,由祖冲之完成的《大明历》。
第三种是元代,由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
《授时历》从元到明延用了年,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使用地域最广、计算也最为精密的一部历法学书。
此书确定了一年的长度为.日,这个长度与它在年之后,罗马教皇颁行的《格里历》完全相同,与地球环绕太阳一周实际所用的周期,只相差26秒。
郭守敬“巧思绝人”之处,还在于他发明了20余种,先进实用的天文仪器。除了负责“周公测景台”的扩大改建外,还在当时的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主持建造了世界上最为宏大的天文台“司天监灵台”。
尤为可贵的是,他开创了网络化天文观测的新时代,以“周公测景台”为中心,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7个天文台为观测点,进行大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天文观测,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极为珍贵的天文数据。
年,国际天文学会把月球反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以此来表彰他在天文学史上的卓越贡献。
小编有理由相信,这位离开人间已经多年的大科学家,如果在九泉之下真的有灵的话,他一定会再去月球上,甚至火星上,遨游探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