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生活环境 >> 读作家迟子建的迟子建散文
但凡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作家,读她的作品集最适合不过。喜欢作家迟子建的文字,每每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最早接触的她的文章是《花瓣饭》,至今记忆犹新,一提起这篇文章就会想起那温馨的情形,后来又读了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的语言很美,读来耐人寻味。眼前一本《迟子建散文》握于手中,有作家的照片做插图,让我更真切地了解作家的内心世界,仿佛她就在我身边娓娓道来,特别亲切。
这本散文集散发的气息依然是我所喜欢的,明亮温暖,美好而不忧伤。她说:当你的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也是一种明亮。/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熄灭在光明中。《雪山的长夜》这样的文字让我们对美的逝去有了重新的概念,不沮丧,不失落,心中充满的是温情。她说:霜花是美丽的,我知道有一种美是脆弱的,它惧怕温暖,当温暖降临时,它就抽身离去了。/如果“美”离开了我,我愿意它像霜花一样,虽然是满含热泪的离去,但它却是在温暖中消融《在温暖中流逝的美》。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要逝去,要离我们而去,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逝去的美好,那么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与其为其失落,不如为其祝福,用温暖来置换掉内心的凄凉。
作家迟子建很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妥帖,她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可窥见一斑,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在《年画与蟋蟀》中写姊妹几个看买来的新年画的表情:这时候年画成了太阳,而我们是葵花,我们的脑袋都探向它,沐浴着它散发出的暖人的光泽。把年画比喻成太阳,把人物比喻成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多么有趣。
在《北方的盐》中描写下雪的情形更是绘声绘色,拟人的手法更具形象、新颖: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所以雪下得很斯文,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事它们毫发无损,且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地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这篇散文里,作家在描写盐时更是诙谐幽默:盐在慢慢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它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
让我感概万千的是《食物的“后宫”》中描写国人的吃:中国人爱吃,敢吃,讲究吃,钻研吃,也可说举世无双。但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入口的,可谓吃得大胆,吃得投入,吃得义无反顾。我们的嘴,收天地万物之精华,纳飞禽走兽之幽魂,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包罗万象,吃得风情万种。作家的语言可以说干脆、犀利,把国人对付吃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在《昆虫的天网》里,作家用词相当漂亮,利索,就像我们生吃新鲜的黄瓜一样,脆脆的感觉,她说:与我交恶的昆虫,当首推蜜蜂了。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就是一群隐在林间草畔的奸细,当你还欣赏它的雍容华贵之美时,它会出其不意地对你反戈一击,把你蛰得鼻青脸肿的。
散文集中多次提到父亲,无疑父亲对她的影响是很大的。她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所以在种庄稼和保养农具上,就赶不上真正的庄稼把式,尽管收成赶不上别人的好,但父亲生性乐观,为她姊妹几个营造了温馨的氛围,积极、乐观、坚强。他又是善良有爱心的,每次带着作家去山里伐木,都要挑选那些枯死的树木。并鼓励作家和弟弟带土豆在火堆里烧着吃。她写到: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在《灯祭》中写到每年除夕父亲都会给她一盏亲手编织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而年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又有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由此可见,父亲在作家的心中,就是照亮她的一盏不灭的灯。
作家的爱人因急于赶路出车祸而死,所以她每次在过红绿灯时从不闯红灯,耐心地等,她说: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我们可以与友人畅饮,一醉方休;也可以对那些邪恶的人当面是以唾弃。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以在旅途中因着美好的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随遇而安,随缘而行,随风而舞,随雨而歌!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迅疾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日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红绿灯下》。
我喜欢作家迟子建的这种气定神闲、随遇而安的生活气息。就像在《女人的手》中:我现在是这样一个女人,用手来写作,也用它来洗衣、铺床、切蔬菜瓜果、包饺子、刷马桶。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爱的人的手。读来真切感人。
在这本散文集子中,让我遇见了久违的酸浆、倭瓜、黄花菜,还有大头鱼,想想都流口水,把我一下带到了童年生活的地方,亲切而熟悉,唤起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仿佛又被镜头拉回到从前。
而让我受益匪浅的还是作家写作的过程,如获至宝。我把有关写文章的段落记录下来,爱不释手,反复地看。在《温暖中流逝的美》中:文学为我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石头和石头碰撞激烈的时候,会焕发出灿烂的火花。现实是一块石头,理想也是一块石头,它们激烈碰撞时,同样会产生绚丽的火花,那就是艺术的灵光在闪烁。所以生活中多一些磨难,对自身来讲是一种摧残,对文学来讲倒可能是促使其成熟的催化剂。
迟子建在酷暑和寒冬时,最爱读书,读书可以避暑静心,也可以防寒暖心。她说:每年创作力最旺盛的季节就是冬季。大自然进入了休眠状态,但我的思维却空前活跃起来,不仅创作激情飞扬,而且爱大量地读书。我的枕畔常同时摆着好几本书。比如读累了乔伊斯《尤利西斯》,我马上拿起辛弃疾的诗词;被《日瓦戈医生》的沉重而压抑得要出现失眠的感觉时,赶紧读周作人的两篇散文。中国那些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不乏优雅、闲适的气息。好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一片片飘舞的雪花,让人赏心悦目、滋润心田。在这里,作家用同时阅读不同体裁的书籍的方式来缓解疲劳,不失为绝妙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窗里窗外的世界》中:我们在窗里读书,在窗外阅读这座城市。总在窗外流连,人就不容易走进自我,缺乏一个作家所应具有的内心生活,容易使艺术陷入平庸和世俗的泥潭;可是固执地在窗里营造自己的那种“阳春白雪”般的读书生活,又容易脱离了琐碎却又朴素、喧闹却又透露着温馨之气的现实生活,使艺术成为“空中楼阁”,对一个作家来讲,窗里与窗外的生活都不可或缺。在这里,让我们认识到了写作一方面不能闭门造车,另一方面也不能在外界留恋太久,太久容易让人空虚。
在《朗诵与逆向思维》中提到:朗诵能培养我们对文字的感情和写作的勇气。好文章仿佛只有读出声来才觉得过瘾。文章被朗诵,如同食物被咀嚼,你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要知道,命题作文就是在你身旁设置了一道厚厚的墙,你如果只是在墙的阴影下徘徊,写出的文章必然会老气横秋,毫无生气。可是如果你穿越了这堵墙,就会看到别致的风景。/如果不想使自己在写作时陷入庸常立意的泥淖,我认为可以调动和开发“逆向思维”这根神经。逆向思维,并不是说考虑问题一定要朝相反的方向去想,而是说可以从独特的角度切入问题。这样,能使你的思维始终富有新鲜感和活力,从而使由此生发的文章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逆向思维的培养,主要有赖于想象力的支撑,想象力是逆向思维的后盾,所有的奇思妙想,皆得力于想象力的推波助澜。在这里让我们重温想象力一词,可见想象力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相当有分量的,有了它,文章就有了新鲜感,就充满了活力。
在《我的梦开始的地方》中说: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有朝气。/在我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的亲人外,还有那些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动物们,在我的故事里经久不衰。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比如《逝川》中会流泪的鱼,《雾月牛栏》中因为初次见到阳光,怕自己的蹄子把阳光给踩碎了而缩着身子走路的牛,《北极村童话》里的那条名叫“傻子”的狗,《鸭如花》中那些如花似玉的鸭子等等。
此外,我还对童年时所领略到的那种种奇异的风景情有独钟,譬如铺天盖地的大雪、轰轰烈烈的晚霞、波光荡漾的河水、开满了花朵的土豆地、被麻雀包围的旧窑厂、秋日雨后出现的像繁星一样多的蘑菇、在雪地上飞驰的雪橇、千年不遇的日全食等等,我对它们是怀有热爱之情的,它们进入我的小说,会使我在写作时洋溢着一股充沛的激情。它们本身就是艺术。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它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神话。/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迟子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游和写作中度过的,她去过国外很多地方,耳闻目睹了钢琴演奏会、许多伟大建筑、著名画展等,写这些文章时,作家迟子建写出了新意,不是单纯地描写现场,她总会用她独特的眼光捕捉到亮点,比如看画展时,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位老妇人清扫蜡油时那虔诚、安宁的样子,给文章一下子注入了温暖的色调,点睛之笔油然而生。还有她在回答景物描写重不重要时,她说单纯地写一片树林也许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是一对恋人在林间相拥缠绵,那么这片树林对这对恋人就有了深刻的意义。
无疑,她的视野是开阔的,旅游确实能让一个人心胸开阔,因此她的文字是大气的,正如她在《心在千山外》中说: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就是这种经历了现实千万次的“炼狱”,抵达了真正梦想之境的史诗。一个作家要有伟大的胸怀和眼光,这样才可以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但我们的心总在路上,这样你即使身居陋室,心却能在千山外!最可怕的是身体在路上,心却在牢笼中!
我记录下了迟子建这本散文集中的大量段落,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写作的箴言,在以后的文学之路,给予我启迪,让我向着温暖明亮的方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