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生活环境 >> 为什么很少有人吃喜鹊和燕子它们有何特性
鸟向来就在人类的食谱之中,除了驯化的鸡、鸭、鹅等鸟类外,人们也从未停止对野生鸟类的捕杀。记得小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单身的大叔,每年的冬天晚上都能看到他拿着手电筒抓麻雀的身影,这就是他第二天的“酒肴”。
除了麻雀,曾经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另一种雀属下的鸟类也没能幸免,它就是禾花雀(学名黄胸鹀),禾花雀从在我国拥有不亚于麻雀的种群数量,到现在成为了极危物种,而且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原因就是被人大肆的捕杀食用。
但是,在我国的鸟类中,有两种常见的鸟没有被人盯上,它们就是燕子和喜鹊,而它们没有被人盯上,有一部分原因是它们属于益鸟(喜鹊虽然杂食,但是也是捕食害虫的一把好手),但这并非主因,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很少有人吃燕子和喜鹊的主要原因。
禾花雀
为什么很少有人吃燕子和喜鹊?从体型上看,燕子比麻雀要大,喜鹊有比燕子要大,而且喜鹊和燕子曾经的数量也非常多,所以,它们不应该逃过“人的魔爪”才对。但事实上,从古至今,食用燕子和喜鹊都是非常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燕群
第一: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和对事物的看法的,燕子和喜鹊就得益于文化的保护。首先是燕子,燕子在古人眼中可是一种充满了正能量的鸟,它被称为玄鸟,在《诗经》中就有“天命玄鸟”的诗句,而且在唐代,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将范阳改名为燕京,这都足以说明燕子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高高在上且受爱戴的一种鸟。
正是因为这样,在古代的许多诗句中,燕子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而且到了后来,甚至有了“燕子不进苦寒门”的说法。
将燕子看作是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所以以前的人对燕子前来筑巢不但不反感,还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情,就算到了今天,许多农村地区的老人依然认为燕子进家是一种瑞兆。正是受到了千百年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燕子的态度一直是比较友好的。
再加上如今人们对它们“益鸟”的身份认知,燕子更是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鸟类之一,所以自然就很少有人会去吃燕子了。
当然,“燕子不进苦寒门”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这倒不是它们真的能分辨人的穷富,而是在以前有钱人家的建筑更能符合燕子筑巢的要求,而穷人家往往家徒四壁,很少有地方可以供燕子筑巢,再者就是燕子是一种比较聪明的鸟类,它们不喜欢吵闹,一旦一家人平时经常吵架,它们很快就会搬家,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所以说燕子极少会在“苦寒门”筑巢。
喜鹊也是一个道理,它们自古以来也被认为是一种吉祥寓意的鸟类,在汉代刘歆著写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其中干鹊说的就是喜鹊,也就是说在汉代人们就把喜鹊比喻成一种能够提前预知客人到来的鸟类(报喜鸟),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古人对家里出现蜘蛛,其实是满心欢喜的,这可能与蜘蛛对害虫(比如蚊子、臭虫、蟑螂等等)的抑制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到了宋代,喜鹊的名声发生了变化,根据宋代宋彭乘的《续墨客挥犀》记载,当时的北方人讨厌喜鹊,但喜欢乌鸦,而南方人喜欢喜鹊,讨厌乌鸦(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
不过,喜鹊南北方的差异到了宋朝结束之后也就消失了,之后古人对喜鹊都是清一色的赞美,说它是“报喜鸟”能够带来好运,所以在许多古代的画作或者剪纸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喜鹊出现,用来表示喜庆。
既然是寓意喜庆的鸟,自然就没有人会捕杀喜鹊了,所以,喜鹊才能成为我们最常见的鸟(如果被捕杀的话,很快就消失了)。
第二:习性所致
虽然它们都是寓意美好的鸟类,但总是有人想吃“野味”,但是它们的习性也让劝退了大部分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被人吃而威胁的鸟类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被人吃而威胁的鸟类从整体上看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就是群居,比如禾花雀和麻雀,它们都是典型的群居鸟类,尤其是到了晚上,它们会集体找到一个地方休息,此时如果找到它们休息的地方,几乎是可以一网打尽的;第二就是体型大,体型越大的鸟,肉显然越多,曾经遍布北极地区的大海雀,就是体型大、笨拙,对人没有警惕心而灭绝的。
已经灭绝的大海雀
但是,燕子和喜鹊其实都不符合上面两个特点。首先是燕子,燕子只有在白天出现时,才会集群,而且此时它们通常都会站在高处,到了晚上,它们各自回巢,如果想要捕杀的话,得挨家挨户的去抓,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其次是喜鹊,喜鹊也是在白天才会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到了晚上,它们要么回巢,要么是在树上,作为一种中型的鸟类,喜鹊不但喜欢把巢建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就连休息也是如此,所以想要打喜鹊,是非常困难的。
总结在我国多数的野生鸟类都受到了“吃”的威胁,但是燕子和喜鹊却独善其身,这其实与它们益鸟的身份关系不大,而是受文化的影响以及它们栖息习性的特点的影响所致。
不过,尽管这样,燕子和喜鹊的数量也有大幅度的下降,燕子是因为如今杀虫剂的使用使得以昆虫为食的燕子食物大幅度减少以及如今许多人对燕子窝下的粪便不能容忍,最终导致了燕子比以前少多了。
而喜鹊则是因为它们会在庄稼播种的季节吃种子,还会啄食庄稼幼苗,所以遭到了一定的捕杀,同时拌种农药等方法的推行也对它们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如今的喜鹊已经从“报喜鸟”、“益鸟”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害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