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天敌 >> 二十四节气童话之立秋篇崔洁文图
立秋三字歌
立秋到,阴气长;秋老虎,热得慌;早晚上,凉气爽;寒蝉鸣,草木黄;秋养阴,夏养阳;秋收获,夏生长;夏秋交,收割忙;收割忙,酬理想。
一芝花和麻花
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从下往上生长,每拔高一节,就开一层花,结一层果实,这样当它长到一人高的时候,最下层的果实快成熟了,最上层的还没有开花。
清晨,一株芝麻的顶端,两朵对生的花苞——芝花和麻花,突然感到一丝凉意。
“立秋了。”芝花说。
“这也太不公平了,”麻花愤愤地说,“同样是一株芝麻,凭什么轮到我们开花的时候就立秋了,天一凉,我们就结不出果子了。”
“立秋之后,还能热一段时间,我们得抓紧时间开放,抓紧时间结果,否则真的来不及了。”芝花说。
“反正已经这么晚了,我得问清楚了,才决定开花不开花。”麻花说。
“问不是更耽误时间吗?问别人不如问自己。”芝花说。
“万一天气突然变冷呢,要是贸然开放,不是白费力气吗?”麻花说,“我可不像你这么鲁莽,我一定得问清楚了。”
一阵风吹来,麻花攀住它问:“风,你是最聪明最公正的,你说,凭什么同样是一株芝麻,轮到我开花的时候就立秋了?”麻花抱怨道,“你说,都这个点儿了,我还要不要开放啊?”
“当然要开了,只要开,就有结果的机会啊。”风说。
“真的吗?我还是拿不定主意,让我再想想。”麻花说。
一阵雨下来,麻花攀住它问:“雨,你是最聪明最公正的,你说,凭什么同样是一株芝麻,轮到我开花的时候就立秋了?”麻花抱怨道,“你说,都这个点儿了,我还要不要开放啊?”
“当然要开了,只要开,就有结果的机会啊。”雨说。
就这样,麻花问了风,问了雨,问了蜜蜂,问了蝴蝶,问了黄莺,问了老牛,问了白鹅,问了山羊,每次都是先抱怨一通,然后问“我还要不要开花啊”,开始得到的回答都是“当然要开了”,后来得到的回答就是无奈的摇头了。
秋凉了,人们提着镰刀到田野上收割谷子和高粱,收割玉米和大豆,收割绿豆和芝麻,麻花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开花的机会了,而与它对生的芝花,却早已结出了饱满的果实。
二寻找一块冰
立秋五天了,天气依然郁热难耐,天地间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热浪滚滚,万千生灵挥汗如雨,渴望天外飞来一股凉爽的风。
“秋老虎发威了。”山雀妈妈对小山雀说。
“老虎?老虎在哪里?”小山雀机警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问妈妈。
“秋老虎不是真的老虎,是立秋之后极端高温的天气,它跟老虎一样厉害,所以叫秋老虎。”山雀妈妈说。
“好热啊,我感觉要中暑了,要是有块冰就好了。”小山雀说。
“这大热天的,到哪里去弄冰啊。”山雀妈妈说。
“北极有冰啊,咱们去北极吧!”小山雀兴奋地拍着翅膀说。
“好,咱们就去北极,虽然路途遥远,但飞起来还会有点风,我们就当是旅游兼度假了。”山雀妈妈是个行动派,话音未落,就扇动翅膀飞起来了,小山雀兴奋地紧随其后。
小山雀和妈妈在空中飞啊飞,它们飞到河流的上空,发现河流断流了,露出干裂的河床;它们飞到山野的上空,发现山火肆虐,四处蔓延。
“地球发高烧了吗,妈妈?”小山雀问妈妈。
“地球发高烧已经很多年了,人类总说要给它降温,可就是找不到好的药方,还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地球根本就不发烧。”山雀妈妈说。
飞了九天九夜,小山雀和妈妈终于飞到了北极,它们发现北极一片汪洋,北极的冰已经彻底融化了,一只北极熊泡在水里还热得直吐舌头。
“也许南极的冰还是完好的。”山雀妈妈说。于是它们又飞向南极。
南半球跟北半球一样,也是河流断流,山火肆虐。小山雀跟妈妈飞了九天九夜,终于飞到了南极,它们失望地发现,南极也是一片汪洋,南极的冰也彻底融化了,一只企鹅拔下自己的羽毛做了一把扇子,不住地给自己扇风。
“现在地球上一块冰也没有了。”山雀妈妈说。
“将来还会有吗?”小山雀问妈妈。
“人类让它有就有。”山雀妈妈说。
“人类这么厉害吗?”小山雀惊讶地问。
“是的,人类很伟大,但有时也犯错误,人口增长迅速,大气污染严重,森林资源锐减,海洋环境恶化,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兼顾不到,就容易犯这些错误,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山雀妈妈说。
“妈妈说,谁都会犯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小山雀认真地说。
“是,明年,或许后年,我们就能看到冰了,我们要相信人类。”山雀妈妈拍了一下小山雀的脑袋说。
三知了知了
立秋这天的傍晚,风里送来丝丝凉意。一只应凉而生的蝉蛹——我们就叫它嘟嘟吧,嘟嘟用尽全身的气力,掘穿洞顶,爬到了地面,近旁是一株高大的槐树,嘟嘟辨了一会儿方向,果断地爬上了槐树粗糙的树干,经过一夜艰难的蜕变,变成了一只色彩绚丽的鸣蝉。
清晨,当阳光将树林里最后一团白雾驱散,一只不知隐藏在何处的秋蝉如歌唱团的领唱一般,啼唱了一声“知了”,随后万声其鸣,无数的秋蝉跟着啼唱起来,整片树林便被“知了知了”的鸣叫声淹没了。
嘟嘟也身不由己地跟着啼唱起来,“知了知了,知了知了……”。
近旁的一只黄鹂忍不住问嘟嘟:“你们一天到晚得意洋洋沾沾自喜地唱知了知了,请问你们知了什么?”
“我……”嘟嘟被问懵了,“我……还没来得及想。”它窘迫地嗫嚅道。
“是这样啊。”黄鹂淡淡地笑了一下,嘟嘟却被这笑刺痛了。它鼓起勇气问一只年长的秋蝉:“请问,您知了什么?”
“我只知道跟着大家唱,别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年长的秋蝉说,“余生短暂,不要自寻烦恼。”
“可是,这样一成不变糊里糊涂地唱,有什么意义啊?”嘟嘟疑惑地问。
“干嘛问意义,跟着唱就是了,自古至今,我们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唱,直到生命的结束,你问意义不是很奇怪很可笑吗?”年长的秋蝉摇了摇头,飞到另一根树枝上,继续啼唱。
嘟嘟想:我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还一无所知呢,我不能跟着大家高唱知了知了。
嘟嘟飞到一座图书馆,大厅的屏幕上播放的是关于立秋的知识,几个孩童在唱一首童谣:“立秋日,凉风起,白露生,寒蝉鸣……”
“哦,原来我们的啼唱与节气的代序有关啊,知了知了。”嘟嘟高兴地唱道。
嘟嘟又飞到一个文化广场,广场的屏幕上播放的是“诗词中的蝉”,一位文士正在朗读一首歌咏蝉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哦,原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我们蝉的品格是这么高洁啊,知了知了。”嘟嘟自豪地唱道。
嘟嘟又飞到一座昆虫博物馆,一位讲解员正给游客讲解法布尔的《蝉》,最后这位讲解员动情地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从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哦,原来法布尔写的就是我们蝉的一生啊,四年地下黑暗的摸索,不就是为了在阳光下尽情地享受尽情地歌唱吗?知了知了。”嘟嘟热烈地唱道。
亲爱的朋友,你听,窗外的树林里,无数只秋蝉正引吭高歌,知了知了,有一只蝉的叫声格外的清亮和透明,因为它是真的知了啊,它就是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