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雀

当珠穆朗玛峰长出了ldquo绿头发

发布时间:2022/5/31 18:54:01   

年,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河期?

年关于地球进入“小冰河期”的讨论不绝于耳。美国宇航局NASA在通过对太阳的观测发现,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持续变少,这意味着太阳活动在减弱,年将下降7%,并一直持续到年,地球将有可能进入为期30年的“小冰河期”。

但近日NASA的另一则消息让这一说法无法立足,“消沉”多日的太阳黑子又重新活跃起来。

“时隐时现”的太阳黑子

可能让地球进入冰河期?

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时期。关于“冰河期”的担忧也此起彼伏,有些人用“明朝小冰河”时期进行对比——万历四十三年,山东大旱;万历四十六年,广东大雪;泰昌元年,淮北大饥;天启四年,广州民变;天启六年,苏锡常风灾水灾……

在没有科技加持的过去,气候稳定是农业丰收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明朝中期气温迅速降低,气候开始进入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阶段,平均气温相比正常时期下降了2℃左右,各种相关联的灾害成倍出现。

纵观全球历史,科学家们认为,太阳活动减弱带来的小冰河期并不少见。-年太阳的黑子活动连续70年维持在衰弱状态,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大多数地区都经历了严寒的冬天;在18和19世纪之交,太阳活动减弱,加上坦博拉火山的大规模爆发,大量尘埃进入大气中遮挡阳光,使得温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年变成了无夏之年,那一年的夏天出现了反常低温。

这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很遗憾的是,全球将进入冰河期这个结论可能错了。

太阳黑子在消沉了近天的时候,去年12月又重新活跃起来了。这也就意味着,太阳活动的新时期可能来了。虽然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小冰河与太阳活动并无必然关系,但如今的地球明显是越来越热了,而这个热可能就是我们说的“全球变暖”。

地球仍在变热,珠峰变绿是好事吗?

我国今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早,回想起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似乎并不太冷。疫情之下,足不出户的人们对春暖花开充满了向往,但并非所有地方绿意盎然都是好事。在全球变暖等因素的作用下,常年处于零下20度以下、冰雪覆盖的世界最高峰上也越发绿意盎然了。

人们都知道气温垂直递减率,即海拔高度越高,平均气温越低。珠峰在米高度之上,原本应该属于积雪冰川带,但目前科学家观测到在m处,发现了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生长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星星点点,有点地方特别的茂盛。卫星图像也给出了证据,珠峰不再光秃秃,它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头发”。

至于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会绿?科学家们也给出了很多答案,其中最靠谱的可能就是温室效应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温度,风力带来了种子,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性。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宇航局的陆地卫星对喜马拉雅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海拔-米之间有植物覆盖的高山冰缘植物区面积有所增加,甚至达到同一高度永久冰川和雪面积的5-15倍。

这些融化了的冰川流向下游区域,冰水的加速增长造成冰川崩溃,从而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珠峰变绿,亚洲近14亿人所在的生态圈可能会经历一场剧变,然后再引起全世界范围的蝴蝶效应。

南极高温、北极甲烷、珠峰长草……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偶然事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全球变暖。气温的升高导致冰川融化,不仅容易造成海平面上升,而且可能改变洋流和水循环的稳定性,造成地球气候更加失调。

NASA的科学家利用12年的卫星数据跟踪了北极地区主要洋流行为——“波弗特环流”的环流是这一地区保持环境平衡的关键,它能从融化的冰川、雨水和河流中收集淡水,低温淡水位于温暖的咸水之上,防止海水表层变暖导致海冰融化。

但是,目前波弗特环流正在吸收前所未有的大量淡水。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球夏季和秋季海冰大量融化,波弗特环流中积累了约立方公里的淡水,失去冰层的淡水在风的作用下加速流转。但如果保持多年的风向一旦发生改变,那么大量冰川融水涌入大西洋,可能会引发小冰河期,西欧的气候将显著变冷。

冷热难定义,还需要减排吗?

“一会儿说全球变暖,一会儿说地球进入小冰河”,未来地球到底会进入什么阶段?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地球气温确实上升了不少,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二热的年份,而年的1月全球平均气温再创新高。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美国、印尼、英国等地的强降雨,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南极一片猩红,这些都是与气候存在直接联系的灾害事件。

我们所处的地球大气层正在变热,这是一个得到了数据印证的事实。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变暖速度正在加剧,到年为止,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平均温度比20世纪的平均温度高出0.95摄氏度。即使是在太阳活动较弱的时期,到达地球的太能能量在下降,地球的高层大气在冷却,但较低层的大气仍在变暖。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频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说:“干者越干,湿者越湿,这是气候变化造成全球水资源改变的主要特点。”

同时,气候变化不仅关乎人类,也关乎地球上朝夕相处的每一种动物。年联合国指出,地球上约有上千种物种,然而有八分之一的物种已濒临灭绝,灭绝的重要原因便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直接、间接的影响。人类某些不知节制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力度实在很大,除了过度捕捞、地理环境破坏,还引起了大范围的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等问题,冰川融化等等也接踵而至。

电影《里约大冒险》里的野生小蓝金刚鹦鹉灭绝了,巴西东北部的淡眉树猎雀和诺氏拾叶雀灭绝了,夏威夷的毛岛蜜雀也灭绝了……美国生物多样性中心表示,“虽然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自然的‘背景灭绝率’约为每年1到5个物种。科学家们估计,目前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背景灭绝率’的到1万倍。”

今天是世界气象日,如果说全球变暖是一场生命的危机,那么站在这场风暴中心的,不止有动物,还有人类。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

编辑:乔建华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