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习性 >> 神像,鱼中的贵族却是个怕生的小傲娇
几乎所有的爱好者都在初期养死过一条或几条海神像(前提是能买到),此鱼被大多数人称为根本养不活的花瓶鱼,出售神像的经营者也成为欺骗初学者的骗子。难道这种美丽的鱼就真的不能在人工环境下饲养吗?
海神像又叫镰鱼(Zancluscanescens),属鲈形目、刺尾鱼亚目、镰鱼科,是该科的唯一品种。因为它的特别和美丽,成为经久不衰的观赏鱼品种。黑、白、黄三大色块,明快的色彩,幽雅美丽的游泳姿势,和镰刀一样高高树立的背鳍,透出了一种不凡的气质。其英文名字为MoorishIdol,意思是摩尔人的偶像或战神,据说是早期饲养这种鱼的欧洲人认为这种鱼的面部很像那些被作为巫师处死的摩尔人,因而给它们取了这个名字。还有人认为这种鱼的名字的由来和它们的产地有关系,公元年,麦哲伦的船队经新大陆到达菲律宾群岛,并以菲利二世的名字命名为菲律宾,并将当地的土著称为摩尔人。由于当地海域出产大量这种美丽的海水鱼。菲律宾人十分欣赏它们,于是这种鱼得名摩尔人的偶像。我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正解。
将神像单独饲养在纯鱼缸中很难开口吃东西,多数都要饿死。如果放养到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它们的开口几率会大大提高。如果饵料的营养不达标,也很容易死去。在饵料中添加一些螺旋藻片的粉末,并且保证每周喂两次活的蛤蜊肉,如果条件允许,在饲养缸内放些新鲜的生物岩石,让神像们去啄食上面的小生物。这样饲养,神像可以长得很肥硕,而且背鳍末端的丝长得很长,最长的大概有30厘米。有些人说,我照此投喂了,它们依旧不吃东西。那可能是你的鱼太孤单了。
神像是群居鱼类,在大海中成群的活动觅食,抵御天敌。在人工环境下,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群落数量,就会非常紧迫,不但不吃东西,还会很快死去。在一个神像的群落里至少要有5条,否则它们仍然不容易开口。在群里里也会有战争,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它们互相地追逐撕咬,别看它们嘴小,牙齿十分锋利,经常会造成遍体鳞伤。最终会有一个首领出现,首领可以维持群体中的平衡。首领一般不是最大、最强壮的,因为在人工环境下,它往往最后适应环境。通常个头适中,鳍最完整的个体占有绝对优势。在纯鱼缸里,首领会首先进食;在礁岩水族箱中,首领会带领着手下们啄啄这里,啄啄那里。如果将首领捞出,整个群落就会陷入恐慌中,可能几天不进食。整个群落如果不发生意外,首领肯定活的最久。当群落损耗的只剩下3、4条的时候,大家就都绝食了,慢慢相续死去。
维持一个较高的硬度对饲养成功也非常重要,最好用换水和添加石灰水的方式将硬度控制在7–14°dH,酸碱度要保持在8.2–8.3之间。如果不能达到,它们一样会绝食。硝酸盐含量要尽量维持在10ppm以下,虽然在硝酸盐高达ppm的水中神像仍可以活着,并且吃东西,但没多久它就可能突然毙命。
很多人是不相信神像会吃珊瑚的,根据我观察,诸如榔头、气泡这样有硬骨头的珊瑚,神像是从不伤害的,甚至是小水螅体珊瑚(SPS)的大部分品种。但鸡头目的一些品种就不乐观了,我后来养的神像的确将一整块软手指珊瑚从石头上啄下来,它并不吃,只是盲目的伤害了这簇珊瑚。皮革也经常被神像骚扰,弄得不能完全开放。只是骚扰也就罢了。神像的确会吃珊瑚,主要的品种是纽扣珊瑚和脑珊瑚。对于小的纽扣珊瑚来说,神像可以很轻松地将其从石头上啄下来,然后咬扁吞掉。虽然神像的形象一直很优雅的,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口中有尖利的牙齿。这些牙齿可以咬破各种脑珊瑚的体表,然后撕下一块吃掉。小而嫩的八字脑珊瑚是最容易被伤害的对象。还有一些神像是有个性的,喜欢吃五爪贝的外套膜,虽然在我饲养过的神像里只有2条有这样的爱好,但很难断定你养的那条是否也有这个嗜好,所以最好不要和五爪贝一起饲养。一些神像还喜欢吃藻类,不过为数不多,这其实是个好现象,吃藻类的神像一般更容易饲养。
国内市场上见到的神像大多捕捞于我国南海,每年的捕获量相当大,一般个体在15厘米以上。少数个体从菲律宾进口,和大多数海水观赏鱼一样,进口的个体一般是幼体。虽然幼体很容易开口,即使不成群饲养也能接受食物,但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
神像是一种对药物敏感的鱼,又十分容易患寄生虫疾病,因此这也是饲养起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对于含有甲醛的药物,它们是不能接受的,只要其他鱼治疗的一半剂量就可以让神像丧命;其次,它们对含铜药物的忍受能力也只有0.15ppm,甚至更低,高出这个剂量一般就中毒死亡了。所以,在为神像治疗寄生虫疾病的时候最好使用淡水浴等方法。我觉得必须将饲养神像的水质和温度严格控制好,从最大程度上减小它们患病的几率。
=完=
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