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雀

图解史记五帝本纪帝尧篇

发布时间:2023/3/4 23:13:08   
北京看手足癣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8844.html

·尧帝治世·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帝尧,就是放勋。他的仁爱如天之涵养,他的智慧如神之微妙。人们依赖他犹如葵花向太阳一般,百姓期待帝尧如同久旱翘望祥云一般。他富有而不骄奢,高贵而不惰慢。他常常黄冠黑衣,红车白马,宣明高尚的德行,使九族相亲相爱。九族既已团结和睦,就能明确地划分百官的职责。百官政绩昭明卓著,万邦诸侯融合和谐。

黄收纯衣

“收”,古代冠冕。

“纯”,当作“”,“缁”的古文,讹作“纯”。缁衣:黑色的礼服。

能明驯德

《尚书·尧典》本作“克明峻德”,古文“峻”本作“俊”。“驯”与“峻”、“俊”音近通假,义为高大。

便章百姓

“便章”,《尚书·尧典》古文本作“平章”,“平”为“采”之讹。《说文》:“采,辨别也。”“采”实为“审”字古文,“审”有辨义,故《尚书·尧典》今文本作“辨章”,“辨”与“便”古音相通。此处“便”实“辨”之假借字。

“章”,彰明,昭明。

“百姓”,指百官。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他任命羲氏、和氏,恭敬地顺应天上的旨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来制定历法,谨慎地向黎民百姓颁布农时,以便据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另外任命羲仲,居住在东方郁夷,那个地方叫旸谷。恭敬地引导日出,管理监督春耕事务的日程。春分日,昼夜长短相等,黄昏时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的节气。这时春事既已开始,百姓中老壮就要破土耕种,鸟兽开始乳化交尾繁殖。继而任命羲叔,居住在交阯管理督导夏季耕耘之事,恭敬地祭典夏至时节。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大火(心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的节气。这时候耘田去草,鸟兽毛羽稀少。继而任命和仲,居住在西方太阳下落之处,那个地方名叫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山,管理监督秋收事务。秋分日,昼夜长短相等,玄武七宿中的虚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仲秋的节气。这时候百姓喜悦和乐,鸟兽的羽毛更生。继而再任命和叔,居住在北方,名叫幽都,管理督导冬藏物蓄。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确定仲冬的气节,这时候百姓进入室内居处,鸟兽都生出细毛来保暖。一年三百六十六日,置设闰月来校正各年的四季。尧以此治理百官,各种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羲、和”,隋、唐以前注疏家释为羲氏、和氏两家,为重、黎之后。其实重黎是楚民族古神话中的宗神,与羲和不相干。原始的羲和在《山海经》神话中是上帝的妻子,生太阳的女神。到《楚辞》中演化为太阳的驾车者,到《吕氏春秋·勿躬》等篇中,她和另一生月亮的女神常仪演化为黄帝手下司日、司月的两位男性官员。到《尧典》中羲、和演化成了天文官四人(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此为今文家说)或六人(羲氏、和氏及两仲、叔,此为古文家说)。到《史记·夏本纪》所录《胤征序》中又变为夏仲康手下天文历法官员一人。总之,有关“羲、和”的传说皆与日月历法相关,这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必然反映。农业生产离开对四时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无法进行的,而掌握四时变化的规律,又须通过对日月运行的严密观测来推算。这一精微细致的工作没有专人负责是做不成的。伴随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的天文学必然产生,而专门司理此职的天文官也随之而置。这就是有关羲、和传说的历史背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羲和一词成了天文历法官员的代称。王莽复古,又以此名官。

其民析,鸟兽字微。

《尧典》原作“厥民析,鸟兽孳尾”。“其”、“厥”同义。“字微”与“孳尾”同音通假。按:殷墟甲骨卜辞中记有四方神名和四方风名,《山海经》所记基本与之相合,并《国语》、《夏小正》所载,予以阐释,而后此古代神话中四方神名和风名的原意大明。《尧典》作者搜集古代资料,将神话改做历史记载,又不懂其原意,遂致弄成大错。东方神名和东方风名,在甲骨卜辞中原语为:“东方曰析,凤曰劦。”“凤”通“风”。“劦”通“协”,与《国语》作“协风”、《山海经·北山经》作“泥风”相合。《尧典》作者得此不懂其原意的资料,遂将东方神名“析”写成“厥民析”,将风名原语“凤曰劦”之“凤”错解为鸟兽,而“协”有调和义,错解为调和阴阳,遂谓鸟兽交尾繁殖,成了不知所云的妄语。后来各注疏家皆望文生义。但为保持《史记》所录《尧典》原貌,仍按其错误原文与错误注释今译。依次,本句“析”谓破土耕种,“鸟兽字微”谓春天鸟兽交尾繁殖。此二事皆人类和动物在春天到来时的主要活动。鸟兽的动向与畜牧田猎相关,故加特别记述。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信”,通“伸”。

“饬”,治理。

“众功”,指当时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是古代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取得了好收成,古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即可繁荣昌盛。根据四仲中星来定季令,是正式历法产生以前的所谓“观象授时”时代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我们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特殊的发明。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尧说:“哪个人可以顺应天时接替帝位?”放齐说:“您胤嗣之子丹朱通达明理。”尧说:“哼!丹朱心既愚顽又喜欢争讼,他不可用。”尧又说:“哪一个是可用的人?”讙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百姓,做出了业绩,可以用。”尧说:“共工善于言辞,但他心术不正,貌似恭敬却对上天傲慢,不可以用。”尧又问:“唉,四方诸侯,浩荡的洪水浊浪接天,包围了山岗淹上了丘陵,下方的百姓都非常忧愁,有哪一个能派去治理洪水的?”都说鲧可以。尧说:“鲧的性格狠戾,违背族命,毁败族类,不可以。”诸侯们说:“不是这样吧?试一试,不可以用就算了。”尧于是听从诸侯们的意见任用鲧。经过九年,治水没有成功。

传说时代颇为强悍的一个部族。《国语·鲁语》说它(共工氏)曾霸九州。《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原道训》说它又曾与高辛相争。《荀子·议兵》和《山海经·海外北经》、《大荒西经》等又说它曾与禹相攻伐。鉴于有关共工部族的传说几乎全都同水患有关,推测此煊赫多时的部族大约居处在今豫东古黄河转折地区。从其与颛顼族(生活在今河南濮阳一带)、禹夏族(生活在今豫西、晋南一带)争斗来看,大体可信。极可能在黄淮之间。

传说为禹父,又称崇伯,传说因治水失败被舜杀于羽山。崇即今河南嵩山,夏部族生活在嵩山周围地区,因而鲧称崇伯。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尧说:“唉!四方诸侯,我在帝位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来接替我的帝位?”诸侯们应答说:“我们这些人德不配位,愧不能胜任帝位。”尧说:“你们都来推举贵族亲戚中的和被疏远而隐藏起来的人才。”大家都对尧说:“在民间有个还没有妻子的人,名叫虞舜。”尧说:“对,我也听说了,他怎么样?”诸侯们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他父亲不效法德义,母亲奸诈不讲忠信,弟弟傲慢无礼恣意欺人,舜都能用孝顺的方式与他们和睦相处,用恭敬的态度、淳厚的感情对待父母兄弟,使之感化,使他们不堕入奸恶之道。”尧说:“我就来试试他吧。”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做妻子,通过这两个女儿来观察他的德行。舜告诫尧的两个女儿降下尊贵之心,迁居到妫水的河边,让她们在虞家遵守妇人之道。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慎重地完善各种伦理教化,五常之教就能顺利地实行。尧就又让舜广泛参与百官事务,百官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尧让舜在明堂四门接待来朝的宾客,四门的接待表现肃穆,诸侯和远方宾客都非常恭敬。尧派舜进入山林川泽,即使遇到暴风雷雨的时候,舜也从不迷路误事。尧认为舜有圣智,召见舜说:“你考虑问题周到,并且说过的话都有实绩可以考察,已经三年了。现在请你登上帝位。”舜认为自己的德望还不能胜任,因而加以推让。转年正月上旬的吉日,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太祖。

有矜

《尧典》作“有鳏”,“矜”、“鳏”义同。

虞舜

舜在《天问》神话中是商族的始祖神,与商代甲骨卜辞中高祖夔相当。古今学者多考定“俊”即“舜”。不过俊始终在神话中,舜则活跃在历史文献中。《国语·鲁语》中舜仍为商族始祖神,与神话合。《孟子·离娄下》中说:“舜生于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迁于负夏(又作负瑕,今山东曲阜西),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本篇《正义》引周处《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姚丘(又称姚墟)”,《括地志》说:“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古舜为东方鸟夷族商人始祖神应是可信的。在儒、墨两家学说中,尧、舜、禹成了道德勋业最盛的相继禅让的三个圣王。文献中对于舜尤有很多奇丽的传说,尤其突出他的孝行。《楚辞·天问》、《左传》还说他姓姚,《楚辞·离骚》、《惜诵》且以重华为其名。而《国语·鲁语》中又说他也是有虞氏的宗神。《尚书·尧典》遂称他为“虞舜”。大抵舜是东方鸟夷集团中商族的远祖,而鸟夷中的有虞部族亦特奉他为宗神,历史化的结果,遂为有虞部族的首领,即是有虞氏一位杰出的首领以宗神的化身出现。有虞氏之地在今河南东部邻接山东的虞城附近,与《墨子》、《孟子》、《韩非子》等称他的活动地区历山、雷泽、寿丘、负夏等今山东西境诸地相近,与尧族相邻。两族结成部落联盟。尧、舜两族人相继任联盟的军事首长。在故事流传中,经过儒、墨的加工,尧、舜遂成了禅让的圣王。

受终于文祖

此指继位受权。“文祖”,先祖,周人习语。此指文祖之庙。古人凡遇国之大事(如继位、出征等)必于祖庙内举行仪式,以求祖宗神灵准许和保佑。尧禅位于舜亦需求得先祖的认可和保佑。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这时帝尧年事已高,命令舜代行天子的职权,来观察是否顺应天命。于是舜根据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来整顿七项政事。接着祭告天神,礼敬天地四方,望祭名山大川,遍祭各路诸神。舜收集五种圭璧,选择吉利的日子,接受四方诸侯各个君长的朝见,并向他们颁发应该执掌的瑞信。每年二月,舜到东方去视察,到达泰山,在那里进行了烧柴祭天,依次遥祭各地的名山大川。他借这个时机会见东方各国的君长,调整四时月日的历法,统一音律和度量衡,颁行五等爵位的朝聘礼仪、五种瑞玉的形制、三种彩色丝帛、二种活牲、一种死禽作为礼物。而诸侯所用的五种瑞信,在朝见礼毕后就全部归还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去巡回视察;八月,他又到西方去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去巡视:所做的事情都遵照和开始去东方视察的时候完全一样。巡视回来以后,先到祖庙和父庙去祭祀,用一头公牛做祭品。以后他每隔五年进行一轮巡回视察,各地君长每隔四年前来京师朝见一次。舜向天下各地陈述治国的方法,并要明确考察各地诸侯的业绩,根据功劳赏赐车辆服饰来进行表彰。舜开始将全国划分成十二个州,疏浚各地的江河。把常用的刑律刻在器物上,用流放的方法宽减五刑,官府处罚触犯法律的人运用鞭刑,在学校有犯法的生徒就用木棍扑打,以罚金为赎罪的刑罚。因为灾害造成过失的可以赦免,有所凭恃终不悔改的就严施刑罚。谨慎啊,谨慎啊,执行刑罚时,可要十分慎重啊!

璇玑玉衡

“璇玑”,《尧典》今文本作“旋机”。北斗七星自斗魁顺数,其第二星名天璇,第三星名天玑,故斗魁亦称“璇玑”。第五星在斗柄,名玉衡。“璇玑玉衡”,即北斗。一说璇玑指北极,玉衡指北斗,恐不确。古文家误释此为浑天仪,是全错的。浑天仪至汉代洛下闳等始创制,自非《尧典》时所有。

揖五瑞

“揖”,敛。

“五瑞”,五种玉制礼器,诸侯执以为信符。《周礼·春官·典瑞》称:“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圭、璧即此所谓“瑞”。

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即祭祀、丧葬、军旅、宾客、婚冠(男子成年)等礼仪。

“五玉”,珪(用作信质)、璧(用作聘问)、琮(用作兴土功)、璜(用作征召)、璋(用作发兵)五种玉制礼器。

“三帛”,三种不同色质的丝织品,不同的色质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二生”,汉代郑玄谓指羔(小羊)与雁,卿执羔,大夫执雁,羔取其不失群类,雁取其候时而行。

“一死”,汉代马融谓指雉,士所执,取其死不失节。

“挚”通“贽”,初见面时相赠之礼。以上是司马迁用后世国家的礼制附会为尧、舜时事。然而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时期考古确有不少玉制礼器出土,说明这个时期反映等级、贫富的礼制已普遍出现,只是不如后来殷、周那样繁缛罢了。

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辠而天下咸服。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讙兜引荐共工,尧说:“不可以。”而讙兜仍然试着让他去做工师,共工果然放纵作恶。四方诸侯推举鲧治理洪水,尧认为鲧不能胜任,四方诸侯勉强请求尧试用,试用的结果就是没有功效,所以百官认为不适宜。三苗氏族在江淮、荆州地方多次作乱。根据这些情况,舜回到京师向帝尧进言,请求流放共工到幽陵去,来改变北狄的习俗;流放讙兜到崇山去,来改变南蛮的习俗;迁徙三苗到三危去,来改变西戎的习俗;流放鲧到羽山去,来改变东夷的习俗:结果是四个人受到了处罚,天下人都心悦诚服。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三苗”,古部族名,当时分布在今洞庭湖、鄱阳湖一带。

“淮”,一说读为“汇”,指鄱阳湖,古称彭蠡。

“荆州”,指今湖北荆山以南,南至湖南衡山之阳,以华夏族发展所及之境为界。

四辠

“辠”,古“罪”字。《说文》说秦以“辠”字像“皇”字,改书为“罪”。“四辠”,传说讙兜为浑沌、共工为穷奇、鲧为梼杌、三苗为饕餮,四者皆古人心目中之极凶恶之野兽。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尧在位七十年才得到舜,又经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他命令舜代行天子的政事,把舜推荐给上天来进行考验。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去世了。百姓非常悲哀,好像自己的父母丧亡一样。三年之内,全国各地都没有人奏乐,以此表示对尧的思念。尧知道儿子丹朱是不贤能的,于是就把帝位传授给舜。把帝位传授给舜,那么天下的人们可以得到好处而丹朱会受到损害;传授给丹朱,那么天下的人们会受到损害而丹朱就得到了好处。尧说:“终归不能损害天下的人们来使一人得利。”最后还是把管理天下的大权授给了舜。

尧逝世,三年的丧期结束,舜将帝位让给丹朱,自己到南河的南边去。诸侯朝觐时不到丹朱得住地反而来到舜的去处,有争执诉讼的人们不去告给丹朱反而去上告给舜,人们不歌颂丹朱反而来歌颂舜。舜说:“这是上天的意思啊!”然后才回到京都登上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外禅”与“内禅”

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在三皇时代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继位制。“禅让”可分“内禅”与“外禅”,五帝时代是所谓“公天下”时代,“外禅”谓天子禅位于外姓,从黄帝开始,王位基本上不传于嫡系长子。黄帝姓姬,禅位于嬴姓少昊;少昊禅位于黄帝的孙子颛顼;颛顼传位于黄帝的曾孙帝喾;帝喾禅位于异母弟姓伊祁的尧;帝尧禅位于姓姚的舜;帝舜禅位于姓姒的禹。

“内禅”为帝王将帝位让给同姓人,“内禅”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比较著名的有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唐睿宗李旦禅让给母亲武瞾;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禅让给儿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皇甫书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