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形状 >> 四神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
何谓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灵、四象、四维、四兽等。四象”一词典出《易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
四神是虎与其他图腾动物组合而成的神祇群,出现时间较早,最晚定型于汉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这句话的意思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都是天地间有灵气的神兽,也是古代的王者在建设宫、阙、殿、阁时所依据四个方向的规矩。
汉代文献《礼记》、《淮南子》及《史记》"中均有关于四神的记载。《礼记》说:“如鸟之翔,如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四神是人类宗教系统化的表现,最终确定为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方神。
01
早期,四神和星象学关系密切,是远古人类崇拜的威武而有灵性的动物神,其起源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上古人们仰望天空将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黄昏时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形,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
说得简单一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中为黄龙。与金木水火土对应。青龙为木,白虎为金,朱雀为火,玄武为水,中央黄龙为土。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
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朱雀上升;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玄武升起。又有人总称为"四大神兽"
其对应关系如下:
东宫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宫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
南宫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北还具有宫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四神”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为划分天区,制定历法,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参照。到了后来,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四神“镇四方,避不祥”的守护神职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并被赋予了更高的神性。
《史记.天官书》指出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鸟、北官玄武为天象四宫,分管二十八星宿。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白虎呈宿漆箱盖,为战国时期楚国器物。长方形的漆箱盖上前后分绘有龙、虎纹样,中间则绘一“斗”字,围绕斗字为二十八星宿名称。除此之外,也有白虎星象图画像石流行,如河南南阳北郊出土的牛郎织女图像汉代画像石,白虎刻于画像石中部,并以三星为其标志。
四方神在古代也曾被利用于军队阵列,战国时代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道教兴起之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道教的守护神。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宫的四神,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
02
早期,四神也常表现为祥瑞图,即指白虎与其他神祇组合出现的图像题材。祥瑞题材在西汉早期十分突出。河南南阳的朱雀、白虎、铺首衔环画像石,画像石上有朱雀、铺首、白虎还有仙人。
白虎位于最下方,中间为铺首,铺首上方为朱雀,朱雀前方有一小人,手持法物,抬脚向前,可能为接引死者升天的仙人。这类祥瑞图是秦汉时期流行的神仙思想的反映,种种鸟兽、仙人均是神仙世界的生物,当时的人们认为它们有助于死者升天。祥瑞图的神兽多种多样,组合也往往十分随意,青龙、白虎、朱雀出现较为频繁。
西汉是四神图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固定的四神图像虽然未大面积流行,却也已经出现。如河南唐河的四神画像石,集中将四神图像全部刻绘在一块画像石上,但排列并无规律。唐河四神画像石上的青龙、白虎均为带翼神兽。
此外,陕西西安西汉墓中的白虎壁画虽然已经有所破损,却依旧可见带翼白虎纹样,艺术表现更为疏朗。壁画线条流畅,白虎身上的虎斑纹十分明显,画工甚至将虎下腹和腿部皮毛的蓬松感也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白虎周围还可见到残留的祥云图案。
西汉时期,四神也是主要的方位神祇。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考究,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
《三辅黄图》"记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即说皇室建造宫殿时也“取法”四神来建造。
目前出土于陕西的四神瓦当四神特征鲜明,表现细致,线条流畅,是完整的四神图像较具代表性的早期作品,分别在四块不同的圆柱形瓦当的截面上浮雕四神图像,只是这时的青龙、白虎已经不再有羽翼。
东汉时期,四神图像在河洛地区已经十分普遍。如山东临沂出土的四神画像砖特征突出,相较西汉四神瓦当纹样,临沂画像砖上的四神张牙舞爪,整体风格更为诡诵。
03
“四灵”象征“东、西、南、北”四方位,有辟邪压胜,拂除不祥之意。汉魏六朝墓葬中,棺上常刻画或书写龙虎、龟蛇、朱雀,使之护卫墓主灵魂升天入地。
代表了古人升仙谶纬的思想。受到中国统治者广泛欢迎,在中国流行了很长的时间,成为墓葬艺术中的常规题材。
如浙江海宁长安东汉画像石墓中,墓门旁的两柱上,分别浮雕有缠绕柱子的青龙和白虎。这对浮雕门柱底部分别位于两只龟兽背上。
嘉门顶层的门梁上另外绘有青龙、白虎、朱雀以及天马等瑞兽图案。在这一实例中,可以看到在四神发展早期,白虎和青龙形体相似,身躯都较长,主要以头部和身体纹饰作区分:白虎头部呈圆形,身体饰虎斑条纹,而青龙头部则呈尖状,身饰鳞片。
年,四川省芦山县发现后汉末年王晖墓石棺(年造),左壁刻一有翅之龙,右壁刻一有翅之虎,棺脚为玄武图,呈蛇缠龟身之状,构图精巧,造型优美。南北朝时期高昌墓葬的随葬衣物疏中也常有“时见:左清(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类的句子。
在四川三台的东汉墓葬中,白虎、青龙图像被浅浮雕刻于墓室角落的两面墙上,白虎着红色,青龙着青色,雕刻手法简单,风格稚拙。
在甘肃嘉峪关的毛庄子魏晋墓中,出土有一块青龙白虎木板画,较为少见。白虎、青龙纹样同绘于一块木板上,白虎张口奔驰,回首面向观众,尾巴蜿蜒翘于空中。山西太原南郊的唐代壁画墓室中也有四神壁画。
此时的墓室壁画相比前几朝虽然更流行山水和人物题材,整体风格也更显华丽,但仍在墓室墙壁上方空间内表现四神。
浙江临安五代马王后墓的白虎壁画仍流行两汉时的长身形样式,甚至可以说是虎头龙身。还有马王后墓的白虎壁画颜色鲜丽,描绘细致,头及颈部的毛发飞扬,颇显神性,白虎青龙下方则表现人像十二生肖。
在山西长治故县村的宋代壁画墓中,白虎壁画被表现于墓门上方,画中的白虎身形也较长,张牙舞爪,白虎腾云驾雾,身上的虎斑纹显而易见。
元、明、清三代的四神文物出现较少,以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元代釉里红蛇龟四灵纹罐为例。四灵罐也是葬俗用品,属于魂瓶的一种。罐上的四神均匀地分布在罐身的肩部,造型奔放,由于四神动态舒展,仿佛是占据在罐身肩部上。此件陶罐四神的造型风格十分妖娆,连同周围的浅浮雕卷纹贴花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铜镜也是表现四神图像的重要艺术种类。汉代还流行八卦四灵纹铜镜,上面铸有“四神”和“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等铭文,这也有宗教含义:即镜中反映的是人的形象,灵魂附之,故以四神保护,避免邪魔侵害。
西汉铜镜的主要类型是四神规矩镜,如河南襄城县的西汉四神规矩镜,将四神纹样和规矩纹组合而成。
此类铜镜的出土实例较多,但形制相似度也较高。东汉时,又有浙江安吉的四乳四神铜镜。四神表现于铜镜背面腹部环带位置,以四乳相隔,整体呈现流动的美感,流露出仙境的韵味。
直至五代,浙江临安铜镜也有四灵纹样,四神和八卦纹样相间分布在方形的镜面上,四神表现得小巧而简练。
参考文献:中国“虎”,杨阳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