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极雀 >> 北极雀的形状 >> 出到第八辑了,感觉像家里有矿
▼
有当大学老师的朋友说,每天跟十八九岁的孩子打交道,从讲台望下去,学生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眼神中有求知欲,尊重讲台上的这个人;一类比较高傲,对老师带点儿质疑;还有一类昏昏沉沉,看他把自己困在教室,徒然浪费时间也是干着急。
这些年轻人为何成为现在的样子,在他们经历童年、少年时,身边的大人是不是能提早干预?
读小库便希望为孩子向着清醒的成长提供一些资源。
出到第八辑,读小库的书已经超过三百种,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每当我们的编辑走进样书室,就像走进一堆宝藏,坐拥宝山的感觉仿佛家里有矿。
这一辑里,有些书已经作为单册上架一段时间,收到不少读者评论。看到下面这样的评价,我们已经不会轻易流露出心花怒放的表情;但看到“小孩超喜欢这一本”,或者大人自己看过以后说“世界原来这么美好”,还是忍不住截图给同事互相传阅。
来自读库天猫店
《好色:自然的色彩方案》之读者评论
今天,这座宝山的八号矿坑正式开放。鉴于12岁以上的书很好理解,而0-3岁的书逻辑奇妙,深奥难懂,我们就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来介绍,最后再进入低幼年龄段——矿坑的最深处。
12岁以上少年
什么都能聊
《来点哲学》共九册,看这个书名矩阵,无非是一些最日常最基本的动作,而作者挖其内涵,展其外延,我们才发现原来只道平常无事,不过是熟视无睹。
先是爱,想要而后丢弃;
说话,也许会感到害羞,但必须解释;
吃,饱食之后行走,这都是活着。
这九册书体量轻巧、文字易读,每册由一个简洁的动词展开,希望从一个个微小的日常出发,往深处挖掘,带大家见平日所未见,思往日所未思。
人类唯有反思自身,并通过具体行动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而这恰恰也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14岁懂社会”系列的作者都在各自从业的领域摸爬滚打多年,面对少年,由他们讲述过来人的经验,再合适不过。
第八辑将有两本“14岁懂社会”:《给想成为医生的你》作者是一位心脏外科医生,他的工作是拯救生命,也得时刻做好在自己手上发生死亡的准备。
《来说说媒体的谎言》作者是一位摄影记者,他怒斥新闻造假,不屑某些同行的谎言,提醒读者不要把媒体当权威,要多多跳到外面的世界,与社会接触,这样才能看透本质。
这个年龄段,我们还准备了不同领域的三种书:永世流传的《希腊神话故事》最新译本;“世界原来这么美好”之《好色:自然的色彩方案》;有姬榭、靛紫两位同学陪读,你定能手到擒来的《机械设计从头学》。
10-12岁大孩子
认识事物的复杂,接纳世界的多样
《瞧!这些病》不仅在笑谈中解释疾病成因、教你如何预防,更重要的是传递出对待患病之人的态度——理解和宽容。
《辛巴达》的七次航海历险,没有哪次是顺遂的,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回到安乐窝,他为何又折腾着出发?因为总是向往新的远航,想见识更多陌生的国度,强烈的渴望甚至让他忘了前几次旅行中遭过的罪。
与出自“一千零一夜”的《辛巴达》比起来,《海蒂》和《绿野仙踪》都算是现代作家的作品,但也已成为历经百年的经典故事。这个系列后续还会增加,统一装帧为荷兰双色布布裱精装。
流传久远的故事,配上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等插画师的精心绘制、知名译者译作,它们值得好好对待。
《新鲜的科学:大脑》是这个系列的第二本,书里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看不知道——原来现在的脑科学已经发展到可以控制你的食欲、治好脸盲症,还能预警手机成瘾。这本书的知识新鲜而不高深,稍带难度,值得接触。
7-9岁小学生
迈进更大的社会,见识更多的人
读小库“名人传记”系列新的六册。这些人为什么能留名于世?小读者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马克·吐温对社会的洞察力;罗伯特·斯科特的勇气;甘地的舍身忘我;西雅图酋长令人敬佩的自尊自重;弗里达·卡罗燃尽的闪耀的一生;还有极度体弱的劳特累克,他本来不需要奔命,但他可不想当个可怜人,他要献身于艺术的革新。
《闷闷熊与好朋友》正是国内极为稀缺的那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一个名叫闷闷熊的家伙,幸运地遇到开朗的朋友丁格丽,还有一帮愿意迁就他的邻居。一开始,他跟大家别别扭扭地相处,不过最终还是被友谊一点点俘获。
别说小孩,现在多少大人都像闷闷熊一样,并不清楚怎么与身边的人好好相处。
《墨写动物世界》里的每一只动物都充满了智慧,并深知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岗位。大家各司其职,又精诚合作,河马的尾巴刚甩出“芬芳”的问候,蜣螂就行使起它微小而重大的职责。
3-6岁小听众
陪读是最好的陪伴
这个年龄段的书难度上来了,文字量大减,图片量猛增,请唤醒你的智商,尽量看懂吧。
叼着奶嘴,让他无所畏惧;叼着奶嘴,他就是奶嘴超人。
《奶嘴超人》里的一小幅图
在书中,这个复杂的场景只占半页,请注意上面五个大人:绿衣服小男孩的妈妈面色凝重、手势坚定地在拒绝什么;奶超的爸爸摊手回应一起指责,表示他真的很无奈;小女孩阿尔贝的爸爸有点恼怒,脸都红了,用五根手指展示“犯罪现场”;黑衣女士几乎晕倒,她是校长,昨天她还很高兴奶超交上了好朋友,可能就会丢弃奶嘴了,没成想结果正好相反;扶住她的是梅拉妮老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她讲故事。
这五个大人都不太想接受“奶超没有丢掉奶嘴,新朋友却学他叼起了奶嘴”。但是!他们只是在大人国之间进行一些交涉,都没有把手伸向小孩。
在奶超和大人之间关于是否拿掉奶嘴的战争中,奶超依然保持全胜,因为他和大人们都秉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任何一方使用蛮力和强权。
《南极北极历险记》企鹅游得快、大海雀潜得深为了在南极北极之间串门方便,开通了南北极航路,这条航路惠及所有的企鹅和大海雀。危难之中结识海鹦飞得远,于是它们的大海船就起名为“又快又深又远号”。
企鹅和大海雀很擅长建造航海交通工具,照着这张图,你也能造出木筏:
小伙伴1看图纸,小伙伴2锉桨板,3把它们钉成六把桨,4和5搬来固定圆木的木条,6和7、8和9用绳子把圆木拉紧,10和11扶稳木条,12来钉好。
话音刚落……一只木筏就造好啦!
《小鬼三皮》和早前出版的《小鸡亨妮》《小猪佩多斯》是同一位作者的作品,她很看重孩子自己的能力,在这三个故事中,解决问题的都是小孩自己。
比如小鬼三皮,他就比爸爸妈妈冷静得多。
这个年龄段的书对大人来说虽然很难,但如果被要求陪读,你可得麻溜儿去,就像孩子饿了要吃、渴了要喝你不会拒绝一样,要你陪读也千万别拒绝。
0-3岁无事忙
准备好迎接一切
一个关键动作之后,图中的人、事、物会随之发生什么变化?风暴过后,海边的一切发生了什么变化?吃饭之后,餐桌上的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夜过后,哪些消失了,哪些现出了原形?
每个页面都有一个特定主题,和很多妙趣横生。孩子就这样认识了逻辑,你可能吃惊,但他们真的做到了。
《菜园小侦探》讲的是一个“我想知道你昨晚在哪儿”的故事。
女孩米粒和熊猫萨萨住在南瓜小屋里,这个菜园瓜果茂盛,忽然有一天发生了偷吃案,罗勒的叶子被咬了几口。米粒又是查现场,又是抓现行,还请蜜蜂帮忙,可惜都不管用。米粒想到最后一个主意……结局竟是被抓获的那家伙也一起吃起了草莓。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本书不好理解,但好在有人不计前嫌,有人知错就改。
《小兔子爱帮忙》讲的是有这么一只长耳朵小白兔,是个可爱的无事忙,本来一个普通的下雨天,却让她掀起一连串波浪,她解救了——似乎被蜜蜂围堵的熊,好像被狐狸威胁的小松鼠,仿佛被床垫压住的浣熊,好悬没摔下树枝的小狗……大家却都没有感谢她,这是为什么?
这本书很难懂,但好在结局是个大团圆。
《小熊挠痒痒》讲的是一个令人心痒的熊故事。脚趾缝儿,痒痒。耳朵根儿,痒痒。下巴颏儿,痒痒。身上所有的地方,都痒痒!如何才能挠一个天时地利熊和的痒痒?
这本书想不通,但作者不仅把故事讲圆了,而且还有意外惊喜。
看完充分燃烧脑细胞的绘本故事,再来解决一下每天的头等大事——吃饭和睡觉。
一个小孩如果这样度过他最初的十几年,也许将来才够格成为社会的主体:每天吃饭、睡觉,养大自己的身体,顺手拿起一本书,书里说即使助人为乐频频受挫,也不要心灰意冷;为乐即使频频受挫,也并不心灰意冷。
上幼儿园后,书中主人公依然是动物居多,故事也依然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上小学了,随手翻到一些伟大的名字,其成长经历、高光时刻,都映照进他的生命里。
再长大一些,体悟宽容、勇气和大喜大悲;认识事物的复杂,接纳世界的多样。成为中学生,阅读量大增,什么都能聊——哲学、生死、真相、命运、审美和工业技术……并且将阅读习惯保持终身。
▲
本文作者:读库编辑·刘亚
▼
↓点击下方书封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入手读小库第八辑书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